第2051页

“将军,中国人的战机并不符合我们的需求。尤其是超7a,价格便宜,作战能力太差;而没有看到的超7b,谁知道他们介绍的是否是真的?总不能他们的战机比苏联的还先进。”助手知道参谋长的心思,提醒着。

另外一名上校也说道“中国人没有战机可以截击苏联的逆火战机,所以才求助美国,合作搞j8ii,要是有这样的能力,怎么会花那么大的代价跟美国合作?”

说到底,他们还是不相信中国的技术。

“一旦采购中国战机,北约军事委员会也不会同意。”

对北约来说,中国跟苏联一样,都是不能合作的。

1251 安-225即将启航

“想那么多干什么?如果对方真的采购,对我们来说是个机会。反正马上就要起飞,真的有需要,他们会找咱们的。”谢凯也知道,这事情难度很大。

在原本的世界里,北约国家几乎没有采购中国武器装备的。

唯独一个土耳其,跟中国甚至都签订了采购红旗-9的合同,最终因为美国等国家反对,使得合同无法履行。而且土耳其最终不得不选择话费更大的代价从俄罗斯采购。

欧美国家的防空系统,就那样,性能不行,代价还更大。

所以,如果能够卖武器,尤其是重型装备进入北约国家,是那个时代任何一家中国军工企业梦寐以求的。

甚至可以说是执念。

谢凯只要能在这个时代就撬开北约国家的市场大门,未来北约穷国将会有更多选择。

合作,竞争,那是未来发展很长时间的主流。

“行了,一会儿就要准备起飞了,明天就能到达巴黎,具体的事情,再说吧。”白彦军也不想争论什么。

船到桥头自然直。

“你怎么想的?为什么推荐这样的中国战机?相对来说,他们的战机除了机动性跟价格,并没有什么优势。”对于季米特尼达斯这样的想法,听取了详细情况介绍的国防参谋长不满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