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凯,打捞船的事情……”听说谢凯马上就要离开,韦华也急了。
当初谢凯可是说过,沪东船厂可以单独成立一个项目团队,开发更先进的打捞船,跟海军技术部门合作,设计研究深海潜水钟等潜水设备。
到现在,并没有任何结果。
沪东船厂好像也没有打捞船的设计建造经验。
“韦队长,您放心,沪东船厂虽然没有设计建造打捞船的经验,不过也是一家军民两用装备设计生产单位。李厂长跟顾书记都点头同意这事情。只要美国人一走,这就可以开始启动,将会根据你们的需要来设计制造打捞船……”对于打捞船的事情,谢凯并没有撒谎。
沪东船厂要发展,就必须涉及到更多的舰船种类。
特种作业船这些都是必须的。一个设计团队也不需要太多人。
生产工厂,船坞这些基础设施,整个船厂都可以共用,唯独设计团队这块。
“船厂要发展,就必须拥有更强的技术实力,如何才能拥有更强的技术实力?只有一条途径,就是拥有更多种类舰船的设计制造能力。还是老规矩,按照模块化进行设计制造,比如动力系统,吨位相差不大的船,用同类型的动力系统……”谢凯见顾宝农跟李庆民等船厂的负责人依然有些顾虑,劝着他们。
顾宝农看着谢凯,一脸苦笑,“你说这些倒是容易,可做起来,就不是容易的事情。设计的领域太多,对我们现有的设计能力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压力。我们现在军品跟民品分开后,设计人员本来就匮乏。”
“是啊,谢凯,打捞船本来需求就不大。我们现在的精力,更应该投入到大型民用运输船的设计上。无论是油轮,还是天然气运输船,甚至矿砂船等,大型的对我们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李庆民补充着。
沪东船厂现在规模正在急剧扩大,对于任何管理人员来说,都应该是高兴的事情。
尤其是李庆民这些高层管理人员。
可他们现在却是担忧。
原因无他,沪东船厂现在扩大到让李庆民他们都有些担忧。
很多项目都只是一个架子,需要更多的技术人员来充实。如果人员补充跟不上,经费需要消耗,人员数量不够,成果自然缓慢无比,对于他们这些高层干部的考核,就需要看结果了。
“人手的事情容易解决,汪主任他们会想办法的。虽然说救援船订单不太多,我们现在需要的不是庞大的订单,而是技术储备。海军目前缺乏经费,地方行政上同样经费不充足。咱们国家有着数百万平方公里的领海,对于救援船的需求同样是庞大的……”谢凯并不是眼光长远,而是知道二十年后是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