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9页

再一次进入到这个破落的工厂里面,发现好像走错了地方。

厂房还是原来的厂房,但是里面的设备,很多都换成了崭新的。

尤其是在原本用来熔融重铸的铸造车间,几乎没有了以往那种刚到门边就热气让人不想进去的情景。

一些直径三四米的白色炉子就这样整齐地排列在车间中,每个炉子周围都是有着钢结构的梯子到上方。

“首长,这是我们国内最先进的真空炉,用于粉末冶金的毛坯烧结……”廖东风很会来事儿,进了车间,就急忙给首长介绍设备。

“国内最先进的?我们国内自己生产的吗?”龙耀华作为国防科工委负责人,自然清楚粉末冶金对于整个军工系统意味着什么。

粉末冶金,这是新兴的技术,最开始就是为战斗机发动机需求的特别材料而发展起来。

像钨钼镍等金属,熔点非常高,要想如同普通钢铁冶炼那样把这些熔点很高的金属材料融化铸造,几乎不可能,全世界都没多少研究单位能融化那些熔点高达3000多度的金属材料。

只能采取高温高压的手段来把这些材料凝固在一起。

涡扇发动机里面的整体涡轮盘,叶片等,利用粉末冶金制造毛坯,不仅材料强度高,更可以节省原材料跟加工成本。

航空发动机上,几乎就找不到几个零件好加工的。

“不是,最先进的是我们从苏联搞回来的。”谢凯没有说太多。

只提了一句,龙耀华就知道了。

老方跟郑权他们现在一直都在从苏联搞各种急缺的设备。

当然,武器装备跟相关的东西,没有那么容易,但是搞一些基础的配套设备,还是没有问题的。

整个车间里面,大部分小炉子都是国产,而技术含量最高的,都是来源于苏联。

“这个东西不复杂,但是要想提高炉内的温度,并且保持,就变得难了,特别是里面的纯钨干锅,那玩意儿,一口都是上百万!”廖东风感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