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7页

何况,谢凯是接触客户的第一人,他比研究人员跟了解客户的需求。

“郑主任,谢凯,如果基地要立项,我们可以往这方面研究。不过目前中远程防空导弹系统的研究这块,方案论证快要完成,我们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太多了。”宋德明明确表示。

人手不够!

这是一个硬伤。

现在导弹研究团队承担了太多的科研项目。

“那批刚入职的应届毕业生,现在都还没法承担科研任务,甚至带着他们拖累了整个项目的进度。”宋建明也开始抱怨。“航天方面的专家们主要精力都是在对地导弹的研究上。”

“我们人手太紧张,不适合再立新的项目。”

导弹研究团队的人把困难都给说了出来,这时候谢凯才意识到,他们不是不想研究更先进的导弹,而是目前的研发任务已经让他们有限的精力难以应对了。

难怪现在基地搞了那么多的应届毕业生进来。

谁都没法指望没有经验的应届毕业生们可以在一进入到工作岗位上,就可以独立承担科研任务。

“这是一个问题,可现在,我们也不能继续到别的单位挖人。航天系统那边警告过我们,再挖他们的人,就把跟我们合作的专家团队全部撤走。”郑宇成也是无奈。

事情摆在眼前的。

要搞这样的项目,就必须得有更多的科研人员,还得那种可以独立科研的技术骨干,而不是没有多少科研基础跟设计经验的毕业生。

“没有必要重新立项。前卫3的性能指标增加一些就可以了。”谢凯觉得他们这是想得太多了。

有必要新成立一个新的项目么?

或者说,有必要再去增加一个新的演技团队来搞这个?

“不重新立项,前卫3的性能指标根本无法完成这样的情况,谢凯,你是没有了解我们国内反舰导弹的疯狂,在发射出去后,前期掠海飞行过程中,导弹的机动方式完全是随机的!”宋德明摇头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