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9页

听到这些性能数据,谢凯的眉头深深地拧了起来。

坐在她旁边的莫齐根本就没有心思关注谢凯,而是飞快地做着笔记,记录着马凤山讲述的军方对未来主力运输机的性能要求。

“真的是伊尔-76!”谢凯不知道为什么军方要求的性能跟现在苏联公开的伊尔-76运输机性能一样。

却知道,要真的是这样的技术要求,以目前国内的条件,很难达到这样的性能要求。

伊尔-76,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190吨。

以目前他们掌握的运十的技术,直接从110吨跨越到200吨级左右的大型飞机设计上,技术难度可想而知。

“马老,我打断一下。上级下发的技术指标,是按照苏联的伊尔-76技术性能数据来的吗?”谢凯不客气地打断了马凤山的介绍。

莫齐在旁边拉了拉谢凯。

一直以来,她认为谢凯是在跟着学习的。

谢凯没有理会她,而是看着停下来的马凤山跟秦飞的人,“如果是这样,我们可以放弃这个项目。”

“为什么?”

这是所有人心中的疑惑,都看着谢凯,希望他给出解释。

“目前我们掌握的运十技术,还不是非常完善。运十只有110吨的最大起飞重量。苏联伊尔-76最大起飞重量达到190吨。看起来只是增加了80吨,但是这不是简单累加就可以解决的。以运十为基础,发展宽体客机,在原本的方案中,大约是150吨级别……这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即使我们可以解决结构强度的设计问题,如何解决更大推力的发动机?”谢凯并没有太多废话。

郑宇成一听,便明白谢凯为什么反对了。

当即板着脸说道,“运十发动机都没解决,现在再搞一个新的项目,又上马配套的发动机等,根本不现实。”

他现在也不像之前那样,巴不得项目越多越好。

所有的项目,都是要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