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觉得这样干,不是个事儿。我甚至有些同情廖东风了。”谢凯过了好一阵,才叹气说道,“整合来自全国的研究人员就已经费心了。”
576 不想再去憋屈地买航空发动机
了解了情况,谢凯真的开始同情廖东风。
郑宇成等人这样做,肯定有他们的道理,谢凯倒也不好多说什么。
“不过老郑,航发动力厂这边,也是属于高度保密的单位,食堂承包出去,为了节省成本从外面招人,这对于保密科不利。”谢凯提醒郑宇成。
老头子摇头,“承包的人不是来自外面,而是他们自己的单位。如果连这点工作都干不好,廖东风趁早别干了。”
老头子的山头主义思想很严重啊。
两人没有再讨论关于这方面的事情。
饭后没有休息多长时间,几十人便坐到了动力厂总部办公大楼里面的会议室。
“关于大压机,主大梁已浇铸完成,并且开始了粗加工,主大梁的质量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大压机其他项目都在有序地推进,秦飞那边生产厂房已经建设完成,行车等已经开始安装,一年半内,大压机就能建成投产。”郑宇成一开始,就先介绍了大压机的进度情况,“原本限制着我们发动机技术的瓶颈,可以说已经解决了……”
“哗哗哗……”
热烈的掌声响起。
涡扇-8也好,涡扇-6也好,都可以算是研发成功。
毕竟都开始了小批量生产,达到了之前的技术指标,之所以下马,一方面是配套的项目下马,发动机没有了用处,另外一方面则是技术的缺陷。
人家的发动机,至少能飞数千小时才需要大修。
国内研发的这玩意儿,运行几道。
这话一出,整个会议室里面就炸开了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