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导弹,本来就用于进行战术打击的,一个旅,装备这玩意儿,真心没有多大的作用。
快速突击部队,带着坦克,在长程远距离激动的情况下,同样不行。
斯特赖克装甲车,每辆的重量,都是控制在17吨以内,以便搭载c-130、c-17运输机。而c-17运输机,每一架一次可以运输3辆装甲车。
这样一来,斯特赖克旅就比重型旅机动性强,同时又比轻型旅的防护力,火力强。
“不行,如果是装甲车,在进攻上,火力太差了。上面也不会同意这样的方案……”
“如果装备一批配备着105毫米线膛炮的移动火炮系统呢?这样的火力,虽然比359坦克要差点,但是比起普通坦克要强不少……”谢凯突然想起了斯特里克旅里面装备的gs移动火炮系统。
国内好像有这样的东西,但是谢凯不知道是什么型号,更不知道是哪家厂搞的。
363车间跟359整合在一起,完全可以快速弄出来这样的火力支援车辆。
“防护能力呢?”何超问道。
“老何,我觉得您应该到装甲部队去当主官。特种作战部队,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谢凯突然觉得,何超根本就不适合当特种作战旅的旅长。
老何依然是国内传统的大炮兵思想。
这种,在未来战争绝对要不得。
海湾战争没有几年了,美国陆军从开展到撤军,进入伊拉克内100个小时,根本就没有捞到什么仗打,这不仅会让尴尬的美国陆军反思,全世界的军队,都会反思。
可以说,海湾战争开启了信息化军队建设的浪潮。
二战时期,德国人弄出了钢铁洪流,最后被苏联人发扬光大,整个世界颤抖,到了九十年代,美国人为了解决他们比不过苏联钢铁洪流的问题,弄出了信息化军队建设……
“别整没用的。你说说为什么要弄那种,359坦克就不错,行进中开火,精准度高……”何超说道。
“搞几百公里之外的战术支援单位,没有意义,而且一枚导弹太贵。装备105毫米线膛炮的装甲车,倒是可以。可那个……”唐鑫对于404基地里面的那个扛着105毫米炮的装甲车并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