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页

他还的价格不高。

即使知道这个价格不可能成交,一台发动机至少也得上百万美元。

了解苏联人性格,自然不能把底价给出来。

“200万,真不能少了。这种发动机的成本从来都不低。”刚刚还说那是最低价格,立即又少了50万美元,百台那就是5000万美元啊。“这是出于改善我们两国之间关系而做出的让步。一百台发动机,这都少5000万美元了。”

卡列托夫斯基的心在滴血。

当然,这是国家的钱,跟他没有什么关系。

“斯基叔叔,这价格,太难谈到一起了。”谢凯摇头,“这样的价格,我们无法承受。而且这种发动机也不值这么多。而且,你们需要资金。”

“谁不需要资金呢?”契科夫心中一震,不动神色地说道,“只有拥有了充足的研发经费,我们才能继续在性能上提高,改进。”

谢凯看着这老头,叹了一口气,“苏联现在的经济非常困难吧?”

谢建国恨不得一巴掌拍死这小子。

啥话都敢说啊。

苏联人的面子思想比国人还更严重呢。

“无论怎么困难,比中国,不知道好了多少倍。”果然,卡列托夫斯基脸色变得阴沉,“不想谈,就不用谈。”

“我只是说的事实。”谢凯依然不退让。“苏联在跟美国之间的竞争,目前看来是处于优势,而且贵国现在主要侧重点是跟美国人竞争太空战略制高点……这对于经济消耗太过庞大,不是么?美国人没钱,他们可以抢劫小鬼子,抢劫德国人,甚至整个欧洲,苏联能抢劫谁?那些加盟共和国本来就穷,同一阵营的也没有几个国家有钱,要不然,也不会学着我们国家要搞经济改革。”

苏联人沉默了。

谢凯说的,就是苏联现在面临的困境。

对于中国有单位主动寻求从苏联国内进口航空发动机,苏联考虑的不仅是改善两国关系,减轻军队开支;还有一个想法就是从中国寻求市场,获得资金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