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页

枭龙战机从最开始双方接触到最后首飞,用了快二十年的时间,虽然谈判都搞了好多年,一开始蓉飞是准备跟格鲁曼公司合作,毕竟有歼-8ii的合作在前面。

可最终,歼-8ii的合作都打了水漂。

到了后来,枭龙虽然是跟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以及蓉飞签订了合同,中巴双方各出资50,而到最后,俄罗斯米格设计局也加入进来,米格-33战机的技术资料作为参考,甚至发动机也选择了俄罗斯研制的克里莫夫rd-93型窝扇发动机。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枭龙最终在国际上的订单,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来自巴基斯坦军方。

谢凯没法向白彦军等人解释。

单反是404插手的项目,绝对不能引入过多的合作方。

否者最后会被坑死。

“到了后期,我们其他的项目,需要的经费也更加庞大啊。”齐志远担忧地说道。“我们插手的项目可不少,很多都是无法短期内获得效益的投资。”

甚至,卖不出去武器装备,就没有太大的收入来源。

资金链一旦断裂,所有项目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巴基斯坦那边也没多少钱。”白彦军提醒谢凯。

谢凯点头,“他们只要动心,会想办法的。火控系统跟航电系统,这是最为核心的,也是利润最高的,我们必须得留在手中。”

“八字还没有一撇呢。”齐志远总觉得这事情谢凯有些乐观。

“其实没有必要想这么多,实在不行,一旦资金出现问题,就向银行贷款。对了,中信那边现在什么情况?”谢凯说到贷款,想起了当初郑宇成他们说的跟中信集团联合成立银行。

“这事情老汪跟财务部的人在谈,应该差不多了。”白彦军觉得谢凯这个提议倒是比较可行的,“以目前基地的业务,贷款十亿八亿的还真不是难事儿。唯独就是利息太让人肉痛了。”

“项目先搞起来再说。”谢凯这几天变化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