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页

向着外贸,122毫米更好。

“不,152口径的火炮威力更大,射程范围更广,虽然载弹量要少很多,不过威力足够弥补,射程范围更广……”曹云阳跟国内大多数人一样,属于大炮兵思想。

口径越大,大炮的威力也就越大。

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国内炮兵最终才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炮兵。

“口径即真理,射程即正义。”曹云阳进一步强调。

“我还是觉得,122毫米口径更合适。作为坦克部队的火力支援,这种口径的火炮就足够了,射程只要达到30公里就足够满足要求。”

“我们的坦克炮口径就是125毫米,你用122毫米口径作为支援?这不是寒酸么!”郑宇成开口了。

在他们的看法中,同样是口径越大的火炮,威力越大。

251 火炮口径之争

关于122毫米口径跟155毫米口径的争论,所有人都清楚,这不是为了这个项目,而是国内大炮兵思想的影响。

谢凯第一次直观地看到关于火炮口径之争。

一开始,就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谁都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想法。

122毫米口径的那是保守派,这种口径的火炮在国内使用更成熟。

155毫米口径的火炮在国内那是明星,哪怕比152毫米口径只大了3毫米,对于拥有大炮兵思想传统的国人来说,威力肯定也更大。

哪怕155毫米口径的火炮在某些时候甚至不如152毫米口径的威力。

军方首长同样也是这样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