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页

“万一他不愿意怎么办?”齐远志最担心的就是谢凯不愿意报这所学校。

“我们更应该担心他的成绩是否能考上!咱们这边属于偏远地方,教育资源也不行。每年能上好大学的学生可不多!”白彦军更担心的是谢凯的成绩。

国内最好的大学,每年有大量的招生名额留给所在地,其余分配到全国各地的名额就极其稀少了。

名额少,意味着录取分数就更高。

“所以,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花几亿给基地买个未来,不算吃亏。何况这项目本身就关系到后续的发展。不管我们是想要搞飞机相关的,还是搞海军装备,都需要用到这东西!”郑宇成早就有了计划。

谢凯考不上,就找关系,开后门,非得把他给塞进去。

必须让龙耀华跟李明山无从下手。

“他们填报志愿,会交给学校然再交到教育部门统计……”郑宇成嘿嘿笑着。

搞这种事,没有啥难度。

几人一阵密谋,你一言我一语地出言,让这方案变得更严密。

大压机是基地项目继续发展所必须的,必须搞出来,否则以后都是麻烦事儿。

运十那样的飞机,生产出来飞两百小时就开始担心会散架,他们也闹心。

把国家下马的这个项目再搞起来,404基地作为出钱的金主,提点小小的要求,不算过分。

“那就搞这个项目了?”

“搞,一定得搞,他们不愿意我们得想办法让他们搞!”白彦军肯定地说道。

“不仅大压机得搞,自行榴弹炮同样得搞,那个是挣钱的项目。咱们军方缺口大,国际市场更需要。谢凯那小子,估计也是奔着两伊战争交战双方的钱袋子去的。无论是伊朗还是伊拉克人,都是大炮兵思想。”汪贵林说道。

特别是伊拉克,原来一直采购苏联武器装备,按照苏联建设他们的军队,建立起了一支中东地区最为庞大的钢铁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