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页

谢凯重生这么久,还从来没有跟任何一名九级钳工接触过,哪怕是前一世带他的师父,他也不曾去找过,不是他不忘记了师父的恩情,而是知道现在他师父所在的车间,不是他能轻易进去的。

哪怕是他的359车间,都没有九级钳工。

郑宇成再瞎搞,都不会把这种基地战略级的大拿交给谢凯,搞坦克模型,用不着。

“你跟基地联系了?”谢凯问着郑宇成。

“已经在路上了,明天晚上应该就会到。”郑宇成点头。

谢凯担忧地看着他,还不等开口,郑宇成就知道他想说啥,笑着安慰,“你别担心,我没有让运十回去接他们,他们乘火车到嘉峪关转车到另外一个机场,乘军方运输物资的运八,虽然运八环境差点,安全性有保障。”

听到这话,谢凯松了一口气,“运十太不安全了,这样最好。”

郑宇成看着他,“他们是基地真正的战略人才,无论是他们的经验,还是他们的手艺,任何高精度设备都达不到的。你有这样的想法,我很欣慰,他们才是基地的保障。”

谢凯点了点头。

在一边的陈德贵不明白地问道,“有这么玄乎?”

“你见识了才会知道。这是传说级别的,小型单位哪里有?大一点的单位,能有三两个,已经很逆天了。”谢凯对他说道。

机械制造中,不接触到最顶级制造精度的人,很难了解到什么叫做九级钳工。

唯独不好的就是生产效率实在太低了,高精度的机械加工设备,特别是顶级数控机床,加工一两小时,用人力,可能得几个月。

稍有不注意,整个零件就报废。

欧美就因为了解顶级技术工人不容易培养,所以他们开发数控设备。

苏联在这方面有着全世界无法比拟的经验,加上地域庞大,发展了半个多世纪,这方面的人才,数量庞大。

否则,他们傻大黑粗的制造工艺,很难把卫星送上天,更难以建立空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