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空航天领域,美国人没法跟苏联比,哪怕苏联人在一些领域的技术不如欧美。
“民航客机,军用运输机,各国有多少采用涡桨飞机?随着科技进步,战争势态的发展,对于后勤补给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涡桨飞机能达到要求,各国为何拼命发展大型喷气式飞机?”谢凯的问题,让欧阳绍修无法回答。“涡桨飞机的费效比更高。”
涡桨飞机会被淘汰,即使苏联的图-95,那也不过是五十年代的老型号了。
现在只有一些改型,而没有新型号出现。
“大飞机,关系到国家的国防战略安全,国内唯一110吨级别的大飞机,就是运十。现在自筹经费继续发展,有限的经费,不可能提供给别的不相关项目。我们双方的合作,建立在运十得到改进、发展基础上的。”谢凯再次强调。
“所以,合作方式是我们开发项目,贵方作为分项目技术承接人,提供符合要求的技术成果。”郑宇成补充着说道,“要不然,没得合作。”
“运十已经没有了生产工人跟生产厂房。”苏兴国提醒着郑宇成。
借用秦飞的厂房跟设备生产,组装甚至都得秦飞的技术工人负责。
“没有生产厂房,只是暂时的。至于没有技术工人,这就是笑话。只要我们达成协议,科研团队跟技术工人将会在第三架运十完成组装,可以飞起来后,一同来这边。”马凤山早就知道404的计划。
麦道得到的5703厂,熟练技术工人至少有一半会跟随着过来。
剩下的一半,等到麦道培养好了,同样也会过来。
“如果不愿意合作,我们不介意出资再修建一个总装车间。”郑宇成的话,掷地有声。“那不需要多少经费。”
秦飞的人通过军方的渠道知道郑宇成现在手中握着数千万经费,即将到账的还有上亿,并不认为他这话是吹牛。
一个组装车间,并不需要投入多少。
生产线在5703厂的那架运十组装完成后,都会因为不适合麦道的组装而被废弃,到时候项目团队将会搬迁。
这些是属于运十项目的配套设施。
运十如果没有人接手,被废弃了没人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