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页

“我们是担心第一次打靶失败,影响计划。”宋德明担心的是这个。

郑宇成说得很明显,当着外国人打靶,从人家兜里面掏钱。

这是宋德明团队第一个项目,却一点把握都没有。

导弹设计不是他们参与到里面的,技术论证什么的之前也没搞过。

设计的参数等符合,不代表打靶实验一定能够成功。

仿制导弹,多进行一些实验论证,打靶的成功性要大很多。

“先试,如果失败,先分析问题,要是确实不成功,暂时就不当着他们打靶。”谢凯也知道事情不是儿戏,这样的机会,真不能错过。

宋德明见郑宇成没意见,只能点头。

“对了,基地生产了几枚样品?”郑宇成问道,“如果样品多,先打靶之前,就多打几发,确保成功。”

为了确保成功,确保准确命中,拿下巴基斯坦带着的人的订单,郑宇成也不敢太过冒险。

“生产了四枚,一枚的成本在三万五左右。大规模生产,成本将会降低到三万以内。虽然这有点贵,这也没办法。跟其他肩扛式单兵导弹有很大不同,导弹前段的导引头里面加入了运算速度很快的计算机芯片组……”宋德明说道。

“那就试射两枚,如果有一发命中,就当着巴基斯坦他们打靶!”一枚如此低的成本,有50的命中率,已经非常划算了。

一架战斗机动辄上千万美元,甚至数千万美元,被这样一发导弹给打下来,哪怕用十枚才能揍下来,都值得。

“缺靶机。”宋德明说道。

“金陵航空大学那边不是有?反正空军也不急着用,咱们就先拿过来用得了。老汪,你亲自去那边机场送钱,运十团队没钱加油,现在还等着呢,他们去秦飞,在秦飞的机场把他们放下,你亲自跑一趟,用运十先把靶机拉回来。”郑宇成为了伊拉克的订单,完全不顾成本了。

“要是他们看不上,咱们这成本就高了。仅仅运靶机,国内估计也就我们独一家了。”谢凯叹了一口气。

郑宇成的魄力,是他完全没见识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