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页

以目前的造价,运十跟波音707性能相当,如果一架的制造经费两千万,这算成美元不到一千万呢,就是算上涨价,也不会超过三千万。

“生产成本并不高,如果零配件质量得到保证,成本还可以降低一些。不过价格不能这样算,研制费用,基础设施投入,都得摊薄到成本里面。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大飞机已经投资了五亿多,我们坐的这架,可以说一架成本就两亿多将近三亿……”马凤山对谢凯解释。

“这倒也是。不过我们不算国家投入的成本,只算404投入的资金。”谢凯说道,“国家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两人交流起来,让谢凯没有开始那样紧张,转移注意力后,没心思去担心飞机坠毁的事情。

“你们是准备进行生产?”马凤山听到这话,一脸的希冀。

只有投入生产,才能让飞机项目更有前途。

141 运十的前途 (为盟主隔壁老王kg哥24)

看着马凤山满脸的希冀,谢凯很想就同意了,最终,还是狠下心摇了摇头,“马总,您也知道,目前飞机状态并不适合继续生产。连7503厂的那架还没完成组装的飞机,也不可能投入民航运输领域,除非我们自己组建航空运输公司。”目前组建航空运输公司根本不合适。

需要太大的资金,何况运十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没有谁敢做这个主。

掉落一架,那是上百条人命。

何况目前国内民航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运十没有取得适航标准,安全性能无法保障,根本不可能让民航总局同意把运十投入到民航市场运营。

“你有什么好的想法?”程不时问着谢凯。“两架飞机试飞,成本太高。”

这小子的想法能让404基地从工资都发不起的状况,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就有钱投入到大飞机这样的项目,或许真能给运十找一个良好的未来。

“改成货运飞机。”谢凯说道。“那一架同样也是试验机,在试飞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运输一些价格昂贵的货物,运费能回收一部分的试飞成本。”

让运十生产出来后就这样空着飞来飞去试飞,成本确实太高,也不符合谢凯资金循环利用的想法。

成本能回收一些,就得回收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