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六章 我是你媳妇儿

德芸大师兄 慎思量 1649 字 2023-02-10

这个戏虽然票房上很难有所作为,但是拍好了的话,说不定还能混个奖。

佟筱娅在这部戏里的角色是男主角范殿元的小女儿星星,本来是大户人家的小姐,丰衣足食,日子过的无忧无虑,结果遇到大旱之年,济民遍地,家里的粮食一夜之间被土匪抢了个精光,无奈只能跟着一家老小踏上了逃荒之路。

故事里对这个角色着墨不多,不过,如果单独提出来的话,也是一篇生动而又尖刻的故事。

星星是一个在外上过学的女子,在当时那个年代,范家有钱有势,女儿上学是很自然的事,也算是小有一点儿知识文化。

故事开始,星星原本不愿跟着父母一家去逃难,想去学校找同学。范殿元好说歹说,还试图让暗恋她的长工栓柱说服她,结果还好,最终跟着一道走了。

故事中,星星总抱着一只黑猫,逃荒的路上,有一个星星喂猫喝小米粥的情形。

她嫂子在旁说:「这年月,人都吃不饱,还养猫?」

星星说:「我把我的那份给猫吃,行了吧?」

星星对猫的执拗,暗示了对人生的执拗和某些坚持,就像在极度的饥饿中,栓柱拿千金难买的饼干诱惑她,星星都没答应。

而花枝却为了一点吃食,甘愿拿自己的贞操去交换。

这种坚持,是知识分子中常常能见到的,也是区别于花枝这种市井小民与「洋学生」的标志。

范家在逃难的过程中,被日机轰炸,失去了马车,以及所有的粮食和银元,变得和所有的逃难者一样,没有吃的,全靠吃树皮和木头充饥,在巨大而又严峻的饥荒面前,也开始考验星星的人性了。

嫂子生完孩子后,身体虚弱,没有吃的。

范殿元自责自己没有什么给儿媳妇熬口热汤喝。

父女俩相视,都想到了那只猫。

于是,猫就被做成了汤。

在这个情节中,星星把书本一页页地撕下,投进了熊熊大火中,烧掉了书本,连同自己的文化知识也一同烧掉了,在生死关头,知识文化不过就是远在天边的星星,没有实质价值。

倒不是说知识无用,这个情节只是在特意烘托这场灾难的严重性,使得人在极度的饥饿中,精神也无法再考别的任何东西去支撑了。

星星最后也喝了猫汤。

最真爱的东西都守不住了,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既然没有了意义,这样的身体,这样的灵魂,不过就是行尸走肉罢了。

可是,若这具身体还能换来为家人保命的吃食,也是好的,算是物尽其用了!

所以,最后,星星卖了自己,换来了四升小米。

在卖的过程中,本来人家没看中她,看上的是花枝,星星却一下子掀掉了斗篷的帽子,露出了自己俊秀的脸庞,还说自己能识字,上过学,这无疑让人刮目相看,很快就被买走。

故事到这里,按说对星星的塑造已是很深刻了,但编剧并没有放过星星,停止贬损。

吃饱了饭的星星,伺候一个跟自己父亲差不多的男人,却因为吃得太饱,蹲不下去,尴尬难堪,尊严尽失。

往昔的千金小姐,上过洋学堂的富家小姐,一下子沦为伺候人的花楼女子,成为这俗世中,只为吃饱穿暖这类事忙碌的胭脂俗粉。

刘振芸的,萧飞也看过,故事的最后交代了星星的结局,战争结束后,星星曾寄钱给父亲,却从未回家过,这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