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完水回来,方南闻到客厅里弥漫着一股浓烈的人工香精香气,而这样浓烈的果香,正是从毕梓云身上散发出来的。
“什么味道?”
回到毕梓云跟前,他发现空气中的香味更浓郁了。
听到方南这样说,毕梓云脸上的表情顿时变得精彩纷呈。
接着,毕梓云裹紧毛毯,起身往右边挪了挪,朝方南露出了刚才还在自己屁股底下的书包。
“这是给你买的糯米滋,”他斟酌半天,还是决定对方南坦诚相待,“你刚才不是把我……”
刚才方南不分青红皂白就把他往沙发上使劲摁,那一下属实够狠,直接让包里的糯米滋全部爆破阵亡。
方南:“……”
都说祸害遗千年,这位祸害不了别人,直接莅临他家了。
经过层层面试和某些面试官的特殊“照拂”,方南还是成功进入了“火种”公益社团实践部,和其他十六名新社员一起在毕部长的手底下做事。
辅导员听说方南终于参加了社团,还是申请人数特别多竞争非常激烈的“火种”,心里感到十分欣慰。从入学第一天开始,她就特别留意这个大一新生的情况。这是今年全国卷考区杀出的一匹黑马,难得的文理全能型选手,拿着新生一等奖学金入学的可塑之才。
元培院和方南相处过的同学,都觉得这人很不错。虽然性子有些高冷,人平时话少了点,但并不是那种很孤僻的人。大家一开始还和他不太熟,没敢怎么讲话。直到上学期的院系篮球赛,方南本来都没报名,在最后关头作为临时替补被送上了场,一连砍下几个三分,扭转了整场比赛的局势,从此便成为了班里男生人人想要交好的对象。
辅导员渐渐发现,方南放学后从来不留在学校参加课外活动,不是坐地铁去中关村做家教,就是忙着往校外租的住处赶。她问过方南怎么经常着急回家,方南说要赶回去投食。
这让她一度以为,方南在校外公寓里养了只小猫小狗什么的东西。
京城的天气渐渐变凉,又是一年秋。
新学年刚开始不久,“火种”实践部开创了一个新的公益项目,叫做“消寒送暖计划”。社员通过在校园内募捐得来的善款,在网上购买一批秋冬时节的防寒物资,譬如羽绒服毛毯热水瓶什么的,送给近郊的流浪汉和孤寡老人,帮助他们度过这个寒冬。
作为“消寒送暖计划”的总负责人,从秋季学期一开始,毕梓云就带着学弟学妹们忙碌了起来。不管是募集善款还是联络工厂制作成衣,他全都亲历而为,终于在天气变冷前将所有物资全部置办完毕。
毕梓云将社员们分为两到三人一组,每周末都去几个流浪汉和孤寡老人比较多的地方,给他们送物资做登记。
九月底的周末,他和方南拎了两大袋棉衣,前往马驹桥派发物资。
马驹桥附近建了很多桥墩,桥洞底和护城河两侧睡着不少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手上拎着沉重的袋子,两人沿着河边走了一圈。
只要遇到有露天而席的人,就在他们身边放上一件棉衣,棉衣上印着北京公益组织的联系方式,有需要可以继续联系。
观景台附近躺着不少流浪汉,秋风瑟瑟带着刺骨的凉意,他们大都蜷在长椅上一动不动。听到身后传来人的动静,他们也不转过身,只是将佝偻的身体更缩紧了一些,似是想靠自身的意志力熬过这个秋冬。
一路走下来,两人手中的袋子渐渐轻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