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关键性的一手成了压倒胜负天平的最后一枚砝码,布里塔尼亚兵败如山倒,从日本海到印度洋一线彻底乱成了一锅粥。
东亚到中亚的殖民地纷纷宣布独立,落入柯内莉亚的实际掌控,并在第二天宣布与日本结盟。
与此同时,修奈泽尔也终于不再隐藏,在国际上公开发声,质疑皇帝查尔斯。早就被渗透得七七八八的eu率先响应,法兰西雇佣兵率先进击,海陆并进。
随后黎星刻摆明车马,原本只是作威慑用的大军开拔,从西伯利亚、中亚等地,入侵布里塔尼亚的领土。
墙倒众人推,有世界两极挑头,反抗布里塔尼亚的浪潮顿时风靡全球。
一时之间受压迫的,没受压迫的,有野心的,没野心的都被大势裹挟,开始瓜分布里塔尼亚这块最大的蛋糕。
就算布里塔尼亚还有数量庞大的军队,还有丰厚的家底积累,但因为过去不断向全世界用兵,战线拉得太开,反而不容易收拢,逐步被分割蚕食。
算上决战十天,不算决战仅仅一周的时间,曾经盛极一时,不可一世的布里塔尼亚竟落入四面楚歌、岌岌可危的境地。
第066章 潘德拉贡的异变
现代战争就是这样。
科技树攀得越快,战争的效率就越高,持续得时间也就越短。
三次元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前后后打了那么多年,换成现代,早就结束了。
开战之前双方导弹互相洗地,打击对方重要设施,到这一步差不多就能决定胜负了,常规意义上的对抗反而是次要的。
从这个角度出发,鲁路修已经算是慢的了,主要是因为本世界的科技树点歪了,大力发展knightare以及相关产业,中远距离打击武器反而没点出来。
到最后哪怕妮娜点出了核弹,也得依靠超巨型要塞达摩克利斯运载,从近距离进行打击。
当然,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根本没经历过大规模战争的袁满来说,这已经足够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