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袁满想了想,还是决定把话说明白,“克洛维斯与那次恐怖袭击毫无关联,却被你杀了,曾经的好友枢木朱雀也因此受到牵连,成了替罪羊。”
没错,替罪羊。
枢木朱雀并没有犯罪,只是因为他的身份最合适成为凶手,才被污蔑为嫌疑犯。
他是前日本总理大臣枢木玄武的儿子,此次被扣上凶手的帽子就是为了拿他的身份做文章,试图将矛盾焦点转移到民族仇恨与阶级斗争的层面上。
日本在被占领后,被划归为第十一区,国民也被称为eleven,这一称呼带有明显的歧视意味,在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也处处低于布里塔尼亚人一等。
这样一来,eleven心中势必积累了相当的怨恨。为了安抚日本人的情绪,不至于激起民变,政府出台了名誉布里塔尼亚法案。
eleven在做出一定“贡献”后可以得到的晋升,享有和布里塔尼亚人同等待遇。枢木朱雀因为身份特殊,所以被树立为标杆,也确实有了一定的成效。
按照正常的占领流程,接下来就是用时间慢慢磨平战争的伤痕和日本的抵抗意志。可惜事与愿违,克洛维斯的死打乱了所有的计划。
总督府的官员们为了不受牵连,只能选择搞出一个更大的新闻。因为克洛维斯本人是种族主义者,所以他们顺势放弃安抚计划,改为激化矛盾,将责任推到以布里塔尼亚皇子和日本总理之子为首的两个民族和两个阶级上。
届时,再来一场血腥镇压收尾,不仅能将功补过,说不定还能收获战功,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只是,谁又能想得到这一切只是因为误会加上一连串的意外所引起的连锁反应呢?
说句实话,袁满真的非常好奇鲁路修此时的心情。
鲁路修满足了他的好奇:“后悔当然有,如果知道白羊宫袭击的真相,我就不会杀了克洛维斯。如果知道这件事会牵连到朱雀,我会换一种手段来达成目的。但是,后悔并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除非你能让时光倒流。”
袁满摇头:“我很想有,但我没有。”
“所以,后悔没有意义,我唯一能做的是如何利用这一切,让它们变得更有价值。”
这就是鲁路修最大的特点,他会犯错,会后悔,但不会因此止步不前,他会将所有的一切都作为动力,支撑他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