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典客告知,令他去长安城东军营内报到。

也是樊哙周勃的军马就要远赴雁门。关于前方的敌情,韩淮楚这位韩国将军了解清楚,故而樊周二将要找他来问问。

到了那军营入了辕门,被带到中军帐中,竟是一帮熟悉的面孔:樊哙、周勃、王吸、王翳、杨喜、杨武……韩淮楚认识他们,他们却不认识来的韩国一个小小骑将,就是他们曾经的统帅。

有一个陌生的面孔引起了韩淮楚的注意,那便是周勃之子周亚夫——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年轻将军。那周亚夫长相与周勃有些相似,满脸络腮胡须,一副少年老成的样子。据说周勃南征临江国,用的是周亚夫之计——行利诱之计劝降临江军中将领。最后攻破江陵一战,便是周亚夫率先攀上城头,端的是虎父无犬子。

那周亚夫才是名声刚建,而韩淮楚对他是如雷贯耳。在后世平定七王之乱的可不正是这位少年将军?

“江山代有人才出,汉朝的老将们总要由这些后生接班。”韩淮楚心想。

樊哙与周勃询问了一下那马邑的城防与兵力,又问了一下城中府库的情况,让韩淮楚指正一下军事地图。这时已到午饭时候。樊哙便传餐。众将领围坐一起,吃起军中便餐。

说是便餐,都是军中高级将领,也是鸡鸭鱼肉丰盛得很。比起一年之前楚汉战争那艰难的时候,规格不知提高了多少。

正在饮宴间,堂上有两名小兵抬了一杆长枪上来。

枪长一丈六尺,军中将佐一般使一丈四尺枪。那枪一片铮亮不带半分黄色,原来不是青铜所造,而是军中换代产品——铁枪。

汉军中铁兵器如今已逐步推广,周亚夫这杆枪却是汉军兵造总相邦关君豪为周亚夫专门打造,重八十斤,因用的材料较多,也是十分稀罕。那周亚夫一见,兴奋地站起道:“周某的兵器造好了,某到外面去试着耍耍。”

见那周亚夫要试他的新枪,众人都是起劲,出外围成一圈观看。

只见那周亚夫使了一路枪法,如蛟龙出水,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均是上乘枪法。众将高声喝彩。

“周将军这枪又坚又韧,真是一杆宝枪也!昔日西楚霸王项羽用过的天龙破城戟也是这般长,不知能不能与之相比?”有人在圈外说道。

“我看这枪比不上项羽那杆戟,那才是真正的神兵。就不知项羽死后那杆天龙破城戟哪里去了,真是惋惜!”说话之人原来是赤泉侯杨喜。

“对啊!咱们哥几个在乌江边上追到项羽之时,并未看见他手中使那杆戟。项羽在战场一向戟不离手,那戟怎不见他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