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许瘛领军来攻阵,战了一个时辰,汉军只倒下了八百人,就很好的贯彻了“拖”的战略。
这是怎么说呢?
赵军在弧顶地带与汉军苦斗,你一刀我一枪地干,你也浑身乏力我也精疲力竭,谁也拾掇不了谁。若是一方突然换上一个生力军,很轻松地就能将对方撂倒。偏偏那赵军有千军万马却因受限于地形挤不上来,只有眼睁睁看着前面那几十号人继续与汉军苦战耗着玩,这种打法实在是背气至极!
只见那赵军今日个突然改变打法,一攻到汉军阵势前缘,并不采用那密集阵型,而是疏落有致的摆出了一个涡旋形状。那涡旋由三四百人组成,也就是当时的一个基本战斗编制——旅。(旅满员是五百人,如今是缺员也算数。)在涡旋的中心有一个赵军伍佰主手提铜锣指挥。每隔一段时间,那铜锣敲上一下,这涡旋就向右滚动一次。与汉军交手的赵军,不管你是否有力气还能不能战,听到那锣声必须向右走,把身位让给别人。
新上阵的个个都是生力军一身是劲,退下者经过休整精力又得而恢复。久战力怯的汉军,就算你再怎么勇猛顽强,也敌不过赵军的这般打一枪就走的车轮进攻。就见那阵前倒下的汉军将士迅速增加,而为补充弧顶处伤亡的预备军人数在迅速减少。
赵军在旋转,汉军也可以转吗?
这就是说笑话了。偃月阵要是能旋转,就不是偃月阵。一个阵势将士们练得纯熟,岂能临时乱变。
这种阵法就是汉武帝时代一代名将霍去病纵横大漠让匈奴骑兵威风丧胆的车悬阵。只是霍去病的车悬阵是骑兵的车悬阵,各骑之间的间隔拉得十分大。今日地形狭窄,但步卒之间无须间隔,控制好在阵前与汉军交锋的人数正好施展得开。
这车悬阵自霍去病大漠一战名扬天下,后来传到东瀛,被那日本战国时期名将上杉谦信加以完善,纵横数十年未尝一败。上杉谦信死后,其家族势力大衰。可当他儿子上杉景胜摆出那车悬阵时,仍引起对手惊呼“上杉不可轻也”。
车悬阵自古以来从未在战场出现过,要问韩淮楚如何知道这个阵名,就问后世那些泛滥于网络的游戏吧。
※※※
且说韩淮楚看了赵军摆出的这车悬阵,心中暗赞,“陈余师兄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出这阵法,果然是我纵横家的高徒,绝非后世书中所说的白痴。”
称赞归称赞,如何破这个车悬阵又让韩淮楚犯难。
要想不让那涡旋转,除非冲出去打。但汉军一旦离开那菱尖,不说地利失去是自找麻烦,就是那偃月阵开启的瞬间被赵军趁隙闯到这菱形战场的腹心,那就满盘皆输。
敌军已经变阵,若墨守成规再抱着老思维不放,只靠着那弧顶的三十几人与赵军缠斗,被消耗的兵力只会越来越多。敌变我亦变,在一瞬间,韩淮楚已经想到了对策。
要变也要变在阵后,抵抗赵军凶猛攻势的偃月阵的月轮绝不能变。
只听韩淮楚呼那袁千说道:“袁千,本帅以前教你们投掷鱼叉的手法可曾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