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那刘邦招募大批能工巧匠,有一技傍身者,率领部下,赴汉中就国。

清点军马,居然比原来只多不少。这原因除了吕雉那首《巴蜀是个好地方》起了稳定军心的效果外,还有许多诸侯的人马相随。

正是几家欢乐几家愁,项羽一场分封,有人得意,也有人失意。占了便宜的美滋滋上路,吃了亏的忍气吞声离开。

有那看出苗头不对,跟着自己主子混前途黯淡的便改变主意,来向汉王刘邦投诚,这其中以赵魏韩三国居多,分量最重的人物有魏国大将傅宽,韩国公子信,赵国大将靳歙等人。

还有那被项羽打入另册,连分封一个侯都捞不着的反秦豪杰也不在少数。东边不亮西边亮,项羽不封老子,老子还跟从他个屁!这些人就瞄上了潜力股——汉王刘邦,借口“项羽残暴寡仁,汉王贤德仁厚”,来投效刘邦。

那刘邦心中暗喜,对来投诚者还是按照惯例,一人送一个热情的拥抱,显得是亲密无间。好在他听了萧何的意见,那拥抱也不乱送,只送给领头的大佬,底下的虾兵蟹将就免了,这一次怪病“拥抱症”没有发作。

登程而行之日,关内百姓残遭项羽的荼毒,无不念着沛公之恩,于是自发发起了一场箪食壶浆夹道相送,哭声不绝,那样子就好像是送自己的子弟兵出征一般。

这刘邦在关内居然有这么大的声望,绝对是个危险分子。而身为三军总司令的项羽,每日百事不管,只在高陵到处寻找他的爱妃。要是刘邦利用秦川百姓送别的机会,图谋叛乱,与这些拥戴他的黔首一起造反,那可大大不妙。西楚上柱国历阳侯范增听说,再也坐不住,心想还是盯紧刘邦这颗定时炸弹离开才安心。

正巧韩国司徒张良来请辞,说是要送故主刘邦去汉中。人家君臣一场,范增也不好做得那么绝情。便让大将东阳侯季布,领三万军马为汉王送行。说是护送,实是督促刘邦快点离开,并且防备刘邦的首席智囊张良一去不回。

※※※

且说那刘邦率领大军去往南郑,正迤逦前行,忽有西楚大军前来。内中一人白衣胜雪,容颜憔悴,正是被扣楚营多日的张良。

张良策马来到刘邦面前。刘邦见了张良,大喜道:“可是项羽放了先生随我去汉中?”

张良摇摇头,黯然道:“历阳侯只同意吾送沛公一程。子房送走沛公,还要回去辅佐我家韩王。”

刘邦一听,立马泪如雨下,说道:“刘季失去先生,便像鸟失双翅也。不知何人能为俺指点江山,杀出汉中再展宏图?”

这次刘邦并非是在表演,而是说的真心话。自从张良回到他军中,拿下南阳收取关中攻陷咸阳,他越来越感到离不开这位子房先生。

张良折扇一摇,微笑道:“天下之大,岂只一个子房?吾为沛公举荐一人,沛公若得到此人,定能突出汉中,就算是取那天下亦非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