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淮楚道:“韩某也知道秦人靠不住,可咱们楚人总靠得住吧。这里有几千套秦军战服,难道咱们不会扮作敌军?”
季布又是摇头:“穿套军服容易,可是要扮成敌军不露出破绽却难。咱们楚人说话的语气俚言太重,与那些秦腔可不是一个调调,一开口就会露馅。”
秦人爱吼。这是因为先秦的人们在为周室牧马时,隔山相呼,隔沟而喊。高兴时而唱,悲愤时而吼,久而久之,形成一种腔调,形成一种音乐艺术,形成了最初的秦腔。而楚地由于位处江汉及汉淮之间,北方的华夏语、西方的藏缅语、南方的苗瑶语和东南的壮侗语都在楚地接触和交流,所形成的楚语自然是吸收了多种语言成分而词汇丰富多采、音声别具一格的方言。
那季布说的意思就是两国士兵语言不同,难以假冒。
韩淮楚笑道:“谁也不是生来就会说话。就令四千士兵,与那些秦国降兵每日同吃同睡,三日之内必须学会秦腔,每人要会唱两首以上的秦曲。学得会的留下,学不会的淘汰。”
季布不相信道:“三日之内能学会吗?”韩淮楚笃定道:“我自己今日便开始学。要是我能学会,其他人也一定能。”
那秦腔再怎么难学,难道还难得过english?
※※※
季布次日将韩淮楚的计划对魏国君臣一说,举座皆惊。
那周叔道:“记得韩师弟在鬼谷学艺之时,有一次家师搞了一场兵棋推演,师弟便说过这条决堤放水的计谋。想不到今日要派上用场。”
魏豹只是可惜,那有经天纬地之才的韩信竟然不能为自己所用。
既然楚军已有取胜之计,魏国发兵一事自然答应得很爽。能将颍川的二万秦军一举歼灭,卧榻之旁的威胁便彻底清除。
魏豹便同意发兵两万,由大将周叔率领,同楚军一道去往韩地。
而楚军营中,正展开了一场空前的学秦腔的热潮。
从魏豹处调拨过来的秦军降卒,一对一分配到四千楚军帐中,食则同盆,寝者同榻,任务就是迅速地学会秦人的语言。
一开始便对大家讲明,择优录用,只有一半人能被选上。选上的每餐吃红烧肉,饷银翻翻;淘汰的就啃窝窝头,饷银扣光。众人一听,还不加紧去学,日里夜里求着自己的语言老师多教上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