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淮楚心中一动,说道:“这鹤儿定然知道真人的情状,何不由它带路去一趟天池,或许能找到真人,救她于危难之中。”黄石公点头道:“不错。只是那天池雪峰冰冷彻骨,恐怕常人经受不起。那儿你去不了,就由贫道去走上一遭吧。”

韩淮楚问道:“仙翁可知那西天来的仙人是何方神圣?”黄石公便问那仙人状貌,听罢笑道:“这是西方教主座下弟子法戒,想不到姬风这个魔帝被他收走了,看来我那两招斧招是用不上了。”

正说话间,韩淮楚忽然想到什么,急道:“仙翁,咱们快往南去!”黄石公不解道:“这是为何?”韩淮楚说道:“我有一位朋友,可能会遇到麻烦。”

那位朋友不用多说,读者都知道是谁了。

第三十章 油尽灯枯

黄河古训,夜不渡人。

平阴津渡口,自古便是南来北往必经之路。溯游而上,南北两岸俱是高山峡谷。循游而下,一片汪洋见不到边。只有到此,那涛涛的黄河水经过一个洄旋,水流见缓,河岸见窄。车马行人,若不从此进过,便要饶一个大圈,花费弥多。

黎明,一个旷世佳人牵着一匹瘦马,静静地伫立在渡口北岸。过了黄河,便离开了赵国这块伤心之地,到了魏国境内。那邯郸城给她带来的记忆,便会模糊,渐渐淡忘。

古道,西风,瘦马,交织出一副凄凉的景象。那岸边片片飘零的黄叶,仿佛在述说一个伤心的故事:断肠人在天涯。

虞芷雅望着那滚滚的波涛,喃喃自语:“韩公子,你可会怪我太过狠心?”

想着与那文韬武略才华过人的韩信交往的一点一滴,忆起他那动人心弦的音容笑貌,虞芷雅不由秀眸中滚落出两行清泪。

“为什么,那人品高洁如松柏寒梅的韩公子,会有一段如此耻辱的往事。为什么芷雅心中寄予厚望的郎君,会是一个令人不齿的跨夫?

在这名节比生命更为看重的年代,又怎能指望他出人头地,完成自己诛除暴秦,还天下太平的心愿?

师傅遗命,是要自己周旋于各路诸侯,必要时可以牺牲自己这唯一自傲的清白之躯。自己只是感念韩信一片热忱,与他蹉跎到今。而那个郎韩信,至今仍是一个白丁,未有任何功名。原指望他能投效赵歇做出一番大事。但从那色迷心窍的赵歇对付他的手段,又怎能相信他会给韩信委以重任。

那赵王心胸狭隘,畏敌怯战,指望他对付秦人是不可能的了。更何况他对自己的觊觎写在脸上,让人仿佛吞了苍蝇一般一日也不能忍受。还是趁早离开赵国,另觅他人。

群雄之中,好像只有项梁最有气度,最有与秦人决战到底的决心。自吴中起事以来,听说他与秦军交战正如火如荼,势力飞快膨胀。看来只有他能完成自己的心愿,给秦人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