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韬讪讪笑了笑,说:“好嘛,我不会去玩花样的。那茶坊的名字叫什么?按照我们一贯的命名准则,这一次该叫什么了?是叫圆缘园好呢,还是叫一茶一坐?”
仔细想了想之后,他们还是定下了就叫圆缘园了。毕竟,一茶一坐这个名字,对于这个时空来说,委实太现代了一点。
随后几天,叶韬为了这两边的事情继续忙着。特种营的战士们平时训练的时候就有土工作业之类的项目,对于掘这种难度不高的地道没什么障碍。只是在偷空这个常备库的意义上,被叶韬好生忽悠了一把。叶韬带着张威和宋风两人,花了一个上午买下了一个和常备库所在的南市税务衙门仅有一街之隔的两间小店面,随即开始进行清理,准备重新装修。
到了下午,叶韬却和化名为“小金”的金泽一起,呆在他们在东城买下的那块地方,仔细研究了一下那栋两层高的,建成只有两年半,维护得相当好的楼。大致落实了装修方案,叶韬都没敢玩太多花样。特种营和这次跟来西凌的人里还是有叶氏工坊出身的人的,加上他自己,处理一般难度的装修那是绰绰有余。但是,他们毕竟不可能自己干,稍稍调研了一下安庆本地的那些营造坊或者私下拉活的包工队,叶韬实在是没信心玩什么花样。他现在才知道,为什么叶氏工坊营建行是如此高利润的一个机构了。他的那种明晰的定价策略,对于那些走南闯北,在这方面吃够了苦头的商家来说,实在是以小龙虾的价格,提供澳洲空运龙虾的服务呢。
第三百五十七章 内行看门道
虽然藏起了不少本事,但行家毕竟是行家,临时雇来的那个据说风评不错的包工头子和他的那支施工队在叶韬手底下做了十几天,却被批得体无完肤。问题是,不管是包工头子还是底下那些自以为手艺不错的伙计,都没半点回嘴的地方。叶韬说哪里有问题,必然哪里就有问题,开始的时候他们还不依不饶地找理由,但之后叶韬叫来了那个工坊出身的特种营战士来监工做活。那个战士叫温平,要不是太喜欢军队生活,这种在丹阳的工坊里已经考出技工证书的家伙在哪里都能找到个好活计。他在包工头和那些伙计面前亲自动手:他下锯子不用墨线,但出来的线条横平竖直;他手里的凿子下去开个榫头,比那些伙计快了三倍都不止。温平摆出了在工坊里指导学徒的做派,也唤回了当初对叶韬的称呼,大大咧咧地对那些个伙计说:“听我们家少东家的话,准没错。就你们这把式,爱干就干,不爱干结账走人。妈的,连木头都锯不好,还敢在这里耍横?”
这年头,手艺人之间的交流就是那么简单,技高一筹就有发言权。从此,包工头和他的那些伙计们对叶韬或者偶尔来监工的温平的话言听计从。他们也渐渐发现,那个“吕少东家”随口指点他们的东西,居然一件件效用无穷。
不仅是包工头和伙计们,那个肖行远对叶韬同样有着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先前买下这片地皮,再转手将后面用不上的院落转租给他的时候,肖行远只觉得这个叫吕振的家伙虽然态度温和,但做事情着实爽快。可后来,居然是这个吕振直接来找他,借重金源商号和他在西凌本地的人脉帮他组织杂七杂八的各种东西。总计有十来种不同产地不同等级的茶叶,许多种的花瓣和水果,还有诸如陈皮、桔梗、迷迭香、白菊、金银花等等各种各样的药材或者类似的植物。只听叶韬说准备开茶坊的肖行远倒是理解那些茶叶,但其他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却不明所以。这年头还没什么人喝调和式的花茶呢。
不过,又过了几天,叶韬让刚刚雇来的伙计给他送来菊花普洱、玫瑰乌龙等几种茶,让他品尝,这才让他恍然: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啊。还真别说,纯粹单一的茶有好喝的地方,但这种调制茶却也有调制茶的风味。肖行远在大为赞叹了一下吕少东家的生意经之后,又花了几天做自己的事情,组织货源,推进销售,拜访相熟的官员、世家的主事等等,一副准备在本地大干特干的样子。可是,当他刚刚准备喘口气休息个一两天的时候,叶韬居然已经来请他去圆缘园小坐。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居然全部装修已经完成,已经随时可以开始营业了。
“小兄弟,你这茶坊如此雅致,加上茶品的口味也很别致,生意自然是不担心。只是,你的动作未免也太快了吧,这一眨眼还没多少时间,居然随时可以开张了。”肖行远不由得啧啧称奇。
叶韬摇了摇头,说:“当初,就是因为人家随时随地都快自己一步,生意怎么都抢不过人家。带着家人一路从镇州落魄而来,路上倒也多有反思。要说财、势、人脉,都比不过旁人,也唯有在速度上,还有在这用心上多下功夫了。”
叶韬的假意唏嘘倒是引起了肖行远的共鸣。肖行远也看出来了,无论是从茶坊内的装修、开始雇用人员的标准和方法,其实吕振这家伙做生意的风格非常东平化,非常像是那些已经在东平繁茂的商业气氛里变得主动、快速、多变的东平商家,或者说,是东平内府一系和以叶氏为代表的新兴的商业世家。而那样做生意,则是春南、北辽和西凌的许多商家世族想要模仿却不能成功的。
“唉!是啊。”肖行远感叹道,“自从东平搞出了那两个专门运货的商号,我那个在东平的同事日子就开始不好过了。我们倒是想跟着学,不过,人家也是放话出来,学我者生,像我者死。……怎么是个学,怎么能不仅形似还要神似,老板们可没那个魄力去决断呢。”
肖行远拍了拍叶韬肩膀,说:“小兄弟,你人不错,咱们现在也算是生意伙伴了。这开茶坊的生意虽然做得,但和方方面面打交道的事情却也少不了。你初来乍到,人际也不熟,回头跟着我去走一圈吧。见什么人,送什么礼,老哥哥我在西凌跑了不少年了,多少是有些心得的。”
叶韬拱手谢道:“那就承蒙肖大哥你关照了。这个人情,我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