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煌这么一听,倒是有了兴趣,说:“这样倒是可以,毕竟,要是离开了那些地方,现在,要是一下子什么都不做,还真有些适应不了。”
叶韬拍了拍雷煌的肩膀,说:“那就这么说定了。”雷煌不是刚刚进入西凌,凭着一腔热血和旺盛的精力在敌人环伺的环境里传教当作是一场有趣的游戏的人了,现在的雷煌不但意识到了雷音魔宗这样的组织可能潜藏着巨大能量,也同样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宗这个职位上的机遇与危机。雷煌虽然年轻,虽然现在他自己的心里掀起的是他从来没想到自己会要去面对的波澜,但他毕竟是懂事了。这样的人,只有更加重用才对。也只有更加重用,才能体现叶韬总是压榨周围那些有才的人的能力,来让自己的日子过得轻松一点的一贯作风。
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剧院(上)
云州以及西凌镇北军司,泰州,中州等一大片地区的教派冲突让叶韬在紧张和期待中度过了整整两个月,于是,当他和谈玮明一起再次来到丹阳的时候,大剧院已经完全竣工了,甚至于大剧院的开幕演出都已经接近完成。
因为叶韬,谈玮馨等人的创制,才有了丰富的演出形式,也有了所谓的“艺术总监”这么个职位来掌控一个剧目的进程和风格。在丹阳那些好事的人曾经尝试过同一个剧目由不同的艺术总监,导演来指导,但出来的效果通常是截然不同的。在刘湘沅的剧团的原版《梁山泊与祝英台》下线之后,有好几个小剧团曾半是玩票半是试验地按照自己的理解再来排演,但从悲剧到喜剧,居然搞出来的是一系列的衍生戏剧。这样一来,在丰富了演出市场和演出门类的同时,也让大家越发关注起剧团中的每一个角色,每个职位的特殊的功能。而这一次,大剧院的开幕演出,也将是现在大家公认的最好的艺术总监谈玮莳在丹阳的谢幕演出。谈玮莳之所以被公认为是最好的,不仅仅是因为她总是能为剧团提供充足的经费,更因为她似乎有着一种独特的洞察力,一种对于每个角色心底的善良,勇敢和温暖的洞察力。那些正面的角色能够被挖掘得更深,而那些反面的角色,往往也在谈玮莳指导的剧目里,变得丰富立体。现在在丹阳上演过的诸多剧目里,那些现在还经常被人提及的反面角色几乎全都是谈玮莳发掘出来的了。
而这一次,谈玮莳是费尽了心力才在大剧院里组织起了开幕演出。从大剧院开始规划,开始设计,她就开始撰写剧本,并一遍遍地为这出名为《子夜》的剧目和刘湘沅等专业人士研讨,磋商。
《子夜》描述的时代是大唐帝国分崩离析的那一年,在剧目里,谈玮莳描述了当时的帝国的各种各样的困顿和各种各样的人生,将当时还是帝国臣子而后纷纭独立成为国主的各色各样的理由和人性一一解读,尤其是现在天下四分的东平,西凌,春南,北辽四国的立国者,更是着重进行了刻画。她将帝国末年面临的各种内忧外患,朝廷内外的各种公私矛盾集中在一夜之间爆发出来,用六幕戏来讲述极为复杂的故事。不光是要将当年的故事说清楚,更要不断地营造冲突和高潮,让所有的观众都能沉浸其中,不会觉得这个长达两个半时辰的剧目无聊。这是一个陈腐的帝国迈向死亡的夜晚,也是怀着各种目的的英雄带领人民,走向新的道路、新的生活的一夜。虽然作为东平的毓秀公主,但在撰写剧本的时候,谈玮莳居然在立场上比较客观。尤其是在得知了最后的宰相陈珈的真实故事之后,她心满意足地将原来剧中唯一一个大反派的戏份全部重写,将陈珈塑造成一个敢于担负恶名又心存希望的复杂而丰满的角色。而对东平的立国者,谈家的先祖,她一点都没有回避谈家的草莽本色,进行的艺术加工的程度并不比其他几个国家的立国者多出太多。
体制这样宏大的一个剧目,光是剧本她就前后修改了不知道多少次。在剧本初定之后,更是和文华殿的大学士庞容就剧目的史实和艺术加工,技术性和艺术性,是不是有必要将自家的先祖夸上天去,是不是有损东平王族尊荣等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庞容坚持“为尊者讳”的立场终究无法敌过谈家一直以来从不回避自己出身问题的传统,其实,进行这样的激烈辩论,唯一起到的作用就是大家忽然发现,原来,大家心目中的永远的孩子,那个永远美丽可爱的绣公主,也有这样的坚持,执着和理性的一面。她已经从一个小女孩成长为现在光芒照人的年轻女子,敢爱敢恨,敢于说出自己的意见。
其实,从一开始看到剧本,作为父亲和国主的谈晓培就喜欢上了这出剧。不管从立意,形式还是内容方面,说这出剧能垂范百代恐怕都不算夸张。整个剧本里,几乎每一句台词都经得起挑剔,每个冲突都张扬着历史的力量。如果不是知道谈玮莳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知道剧本进展的每个过程,谈晓培真不敢相信这样的剧本居然出自自己女儿之手。而在庞容无法让谈玮莳做出让步之后,他做了他作为一个国主和一个父亲最愿意做的事情:买单。所有的经费,他从内府的经费中提出,所有其他方面的需要,只要他能帮忙的,尽管谈玮莳开口。
而从剧本到演出,更是要解决不知道多少的问题。这样的一部大戏,又是作为大剧院的首演剧目,要求之高让人瞠目结舌。饶是刘湘沅的剧团一直都在谈玮莳的亲自关照下力量堪称强横,但在这种从头到位都充满戏剧张力,需要更多雄性力量的剧目中,仍然有些力不从心。所幸的是,谈玮莳毕竟是所有世家子弟所仰望的公主殿下,毕竟她是现在所有读书人心目中最可亲可敬的公主殿下,最后凑出的演员阵容几乎将整个东平所有有实力的演员一网打尽。那些其他小剧团的台柱被悉数临时借调来扮演角色,甚至有些以前因为好玩而客串过剧目角色有不俗表现,现在已经在东平名处任职的人都被她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借来用。在三场演出之后,这出《子夜》什么时候能够再上演,恐怕只有等到在东平繁荣的演出市场促动下,下一代的专业演员长大了。而布景,舞美,灯光,服装,化妆等等,无一不是不惜工本地在准备。光是试验,排练和彩排的时候用掉的来测试灯光效果的鲸油就有上千斤。
前后参与到《子夜》的演员和职员,多达两千九百人,至于明里暗里花掉的钱,更是没人可以去统计。在帐目之外,还有各方支援的各种物资和器具。光是叶氏工坊为《子夜》特制的用来配合整个剧目的一套水晶幻灯片以及两套备用的幻灯片就没办法统计价格。这不仅仅是水晶和人工的问题,这些水晶原本可以用来打造多少望远境和瞄准镜?能够产生多少利润?这是谁也统计不出来了。制作服装用的材料里,不少是王宫里存了不少年,以前没有用掉的顶级绸缎,做衣服的师傅也都是王室供养着的老师傅,这些更不是用价格能计算的了。至于谈玮莳能托的关系,尤其是临时地借调朝廷官员来演戏,这种人情更是可怕了。虽然知道这并不是什么好事,但大家还是让谈玮莳一切能够如愿,来成就她完美的谢幕演出。
哪怕在叶韬来到丹阳之后,要第一时间见见谈玮莳,却也只能在大剧院。视察完了大剧院的收尾工程,主持调整了演出大厅里的一些细节声学部件之后,叶韬成为了《子夜》全剧第一次从头到尾的不中断的合练的观众。
将一个完整的剧切分成不断会被打断的细节,一句台词,一个动作,一句吟唱地追求完美和将整个剧作一个整体进行表演,感觉是完全不同的。没有中场休息,没有幕间休息,没有掌声和喝彩声的打断,演员们自己在整整两个半时辰里仿佛和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合而为一。那些激情,懊悔,悲哀,愤怒,仇恨仿佛都真正发生在每个人的内心。而当演出最后结束,按照安排向着空空如也,没坐着几个人的整个观众席谢幕一次之后,大家才忽然发现,他们做到了平时做不到的事情,他们爆发出来的情绪,表演出来的词句,都远远超出平时进行排练的水平,在整个帝国末日的群像里,每个人都是那么的鲜活动人。
而在排练结束后,演员们不约而同地回到化妆间,一面让情绪渐渐冷却下来,一面反思自己的表演,回味刚才的那种和角色合而为一的感觉,思考着如何才能在下一次的表演里做得更好,大家都有同一个念头:叶韬和他身边的那些人的鼓掌,太少了……当面对着整个满满堂堂的观众席,当整个观众席爆发出滚雷一样的掌声,当其中的许许多多人为了他们表演出来的内容落泪,那是什么样的成就,那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而这个时候,演出的职员们则开始检讨那些不够完美的细节,那些应该亮起却没有亮的灯,那些匆忙中摆错位置的布景,那些看起来有些不太对劲的服装和化妆,以及放在舞台前后,用来给演员提示的水晶反光片是多么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