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断三国——袁绍篡位阴谋破产记(14)
第三节第一滴血——联军的胜利与董卓的撤退(公元190~191年)
“诸君听吾计,使勃海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全制其险;使袁将军率南阳之军军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高垒深壁,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曹操(《三国志·武帝纪》)
公元190年春末,各路联军陆续抵达前线,但都没有率先进攻的意思。袁绍、孙坚等人的部队远来疲惫,需要休整,还可以理解;但刘岱、张邈等人在酸枣驻扎了二、三个月,虽然人数众多,却各自为政,整日相互请客吃饭,不思进取。曹操见再这样下去,会坐吃山空,十分焦虑,于是对刘岱、张邈等人说:“我等举义兵以诛暴乱,大众已经聚集起来,各位怎么又开始迟疑!如果董卓死守洛阳,挟天子以令诸侯,即便行为再残暴,仍然足以制造祸害。现在,董贼胆敢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这是老天要灭亡他的时候啊,我们一战便可平定天下。”诸侯仍然没有响应的意思,但同意让曹操等有作战经验的将领带领本部为前锋,率先出击。
曹操急于立功,于是和夏侯惇、曹洪等人带领自己从陈留和谯县募集的5千兵西进,计划攻占军事要地成皋。卫兹觉得这点兵实在太少,又四处活动,终于向张邈借来3千人。另外,鲍信、鲍韬兄弟也率部出发,与曹操、卫兹组成了酸枣方面军的先遣部队。
由曹操、卫兹、鲍信、鲍韬指挥的这支先遣部队到底有多少人,是个疑问。按照此前的史料记载,曹操与卫兹募兵5千,卫兹又借兵3千,鲍信、鲍韬募步兵2万,骑兵7百,这些人此前未有损伤,所以合起来应有28700人之多。然而,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一文中,却说当时仅有数千人参战。大概曹操指的只是自己的部下,没有包括卫兹、鲍信、鲍韬的部队。因此,酸枣方面军先遣部队应当有2万余人,相当于一个军,鲍信为军长,曹操、卫兹、鲍韬为师长。无论从将领的素质,还是从士兵的战斗力来说,这支部队都是酸枣全军中最强的。如果他们首战获胜,联军自然会跟进;但如果他们失利,联军便只能转攻为守了。
先遣军进至荥阳东郊,渡过汴水(也就是联通鸿沟与黄河的汴渠),在西岸与徐荣率领的董卓东路军相遇,内战就此爆发。与董卓的西凉兵相比,联军的数量和装备都不占优势,又缺乏军事经验,所以很快就陷入被动,但仍然苦战不退。傍晚时分,卫兹与鲍韬阵亡,曹操与鲍信都受了伤,曹操的战马也被射死。曹洪把自己的坐骑让给曹操,让他赶紧逃命,曹操不肯接受。曹洪说:“天下可以没有我曹洪,不可没有您!”于是保护曹操与鲍信趁夜撤到汴水,坐船逃走。徐荣本来计划继续进攻酸枣,但见联军的抵抗如此顽强,认为酸枣还不易攻取,于是引兵回洛阳去了。从这个角度看,汴水之败,卫兹与鲍韬之死,展示了反董联军的战斗意志,保护了酸枣大本营的安全,对于战争的全局并非没有意义。更重要的是,这场惨败为曹操积累了丰富的军事阅历。10年之后,他将与袁绍的大军在汴水流域的这块伤心地上对峙,史称官渡之战。曹操虽然2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却没有在这同一块战场上失败2次。
曹操与鲍信怀着悲痛与失落的心情逃回酸枣,见诸侯联军仍然在饮酒作乐。曹操大怒,批评他们,并且说:“各位如果能听从我的计策,就让袁勃海(袁绍)率河内兵马渡河攻孟津,酸枣诸将占领成皋和敖仓,攻取轘辕、太谷二关,控制天险,再让袁将军(袁术)率领南阳的军队渡过丹水,攻入武关,威胁三辅。这以后,我们都高垒深壁,挂免战牌,多设疑兵,示董卓集团以天下形势,他们很快就会分崩离析。现在各位却迟疑不进,令天下人失望,我曹操为你们感到羞耻!”刘岱、张邈等人还是不能采纳。
曹操的这段话,说明他当时还相当缺乏军事头脑,难怪会惨败给徐荣。汴水之战已经把联军缺乏战斗力的缺点暴露得淋漓尽致,如果袁绍面对董卓军主力,强行渡河攻孟津,可以肯定,很难有一个人能够活着回来。曹操、鲍信等人以相对精锐的部队攻打成皋,却连成皋的影子都没有见到,便溃败在汴水,反而寄希望于其他没有军事经验的将领,带着新兵去攻占成皋、敖仓、轘辕、太谷等众多要塞,然后再“高垒深壁,挂免战牌”,岂不是痴人说梦?只怕仍然连一座要塞都打不下来,最终落得一个全军覆没的下场。各路诸侯为保存自身实力、维护自身利益起见,肯定不会采纳曹操这种高风险的作战计划。实际上,从战前的兵力部署看来,这显然也正是袁绍和袁术的作战计划,曹操并没说出什么新东西。曹操不是什么“生而知之”的军事天才,他此后的用兵如神,都是靠不断积累战争经验,总结失败教训而来的,正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
看到酸枣方面军已经不可能有所作为,曹操于是与夏侯惇、曹洪等人返回故乡谯县,然后去扬州募兵。曹洪家资富庶,驰名江淮流域,所以首先率家兵千余人到扬州庐江郡见陈温。陈温是袁绍的汝南老乡,赞成袁绍的事业,又与曹洪颇有交情,于是欣然调给曹洪上等甲兵二千人。曹洪又渡江到丹杨郡,太守周昕命弟弟周昂(又名周喁)征调二千余人,与曹洪一同北上,和曹操在沛国南部的龙亢县(今安徽省龙亢镇)会师,总兵力应当不下6千人。由此可知,曹操自己并未去过扬州。见了援军,曹操大喜,任周昂为军师。周家是会稽郡的豪强,势力广布于扬州,周昕又是陈蕃的学生,无疑也属于党人,所以袁绍和曹操都重用周昂。周昕忠于袁绍的事业,后来又陆续发兵万余人助袁绍和曹操征伐,终于因此被袁术和孙策杀害。
虽然重用周昂,但曹操却难以讨得扬州兵的欢心。抵达龙亢之后,扬州士卒不服豫州的水土,联合叛乱,夜间烧曹操帐。曹操、周昂、曹洪等人率领5百余名忠诚的部下拼死冲出军营,逆浍河而上,经铚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西)跑到谯县北方的建平。在故乡又招募了几百人之后,曹操一行便带着这千余名士兵北上渡河,到河内郡去投奔袁绍。没想到,他在那里看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
抵达河内郡之后,袁绍得到了2个令他悲痛不已,但应当也在意料之中的消息:董卓杀死了汉少帝和袁绍在长安的全部亲属。后一个消息只能加深袁绍、袁术对董卓的仇恨,并增强他们的号召力,但前一个消息却使他们身陷困境。其实,联军一组建,董卓就必然要杀少帝,这并不难预测。但就像张勋正要率辫子兵搞复辟,而溥仪却突然去世了一样,袁绍号召大家帮助复辟的汉少帝现在已死,这种处境实在有些尴尬。身为联军统帅,袁绍现在必须向天下明确宣示:在战胜董卓之后,他是继续辅佐汉献帝,还是另作打算?如果继续辅佐汉献帝,那么现在继续讨伐董卓又有何必要?
接下来,袁绍便接连做了二件相互矛盾、隐患无穷的事,而这正是董卓乐于见到的。
首先,袁绍、韩馥在漳水河岸上会合冀州十郡太守、国相,聚众十余万,号称百万,一同歃血结盟,义正词严地立誓道:
“贼臣董卓乘着汉室衰微之机,倚仗自己强大的兵力,占领帝城,祸乱朝廷,毒杀何太后,残害弘农王,绑架年幼的皇帝,迁往秦地。他又斩戮忠良,焚烧宫室,奸污宫女,发掘皇陵,其罪恶祸及鬼神,皇天、后土都遭到了侮辱,但神祗的怨恨与百姓的悲愤却都无处可以控诉。如今,我等仁贤之士痛心疾首,云集于此,都决心要奉辞伐罪,代表上天消灭这个贼臣。我等结盟之后,都要不惜生命,全力以赴,歼灭凶丑,尔后共同辅佐王室,翼戴天子。如果有人敢违背盟约,愿神明降大祸于他,毁灭他的军队,断绝他的子孙!”
如果这篇誓词的内容是真实的话,那么它末尾的诅咒仿佛也真的应验了:袁绍与韩馥此后没有致力于“翼戴天子”,结果终于像他们自我诅咒的那样,破家亡身。造成这种矛盾现象的原因是,袁绍以往一向宣称:献帝不是灵帝的儿子,不是刘家的种,不配当汉朝皇帝,又与董卓沾亲带故,理应被废黜。大丈夫说过的话驷马难追,必须算数。但当时联军成员中的主流思想仍是反董卓不反献帝,袁绍虽然身为盟主,但为了避免联盟分裂,只好在誓词中加上拥戴献帝的内容。毕竟,等到消灭董卓之后,再废掉献帝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