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隶则缩小了范围,将潼关以西的冯翊、扶风和京兆尹划出去,只留下河东府、弘农府、河南府、河内府四府之地。但是潼关却归入弘农府管辖,并将潼关、虎牢关、以及其他的各道关隘都收归司隶所有。这是对皇室的一种姿态,因为特意划归皇室,以维持皇室用度的皇庄就在司隶四府中,如此姿态却是议会代表天下士族向皇室表明他们维护皇室那仅存的名义上的地位的表示。
而被划出司隶的冯翊、扶风、京兆尹三地除京兆尹被改名为西安府之外,还将凉州的武都、陇西、汉阳三郡与益州的汉中郡子午谷以西全部划出来,组成雍州省。
兖州的总体变化也不算大,但是内部也有合并。
陈留郡改名陈留府,东郡改名濮阳府,任城国、山阳国合并为昌邑府,东平国、济北国合并为东平府,济阴郡改名定陶府。
泰山郡变化有点大,将豫州的鲁国与泰山郡南部的南武阳、费县、南城三县合并为新的南武阳府,划归兖州。
这种封国的合并与限制封邑贵族的措施就是要限制皇族子弟的势力,让皇族在那将来没有暗中养兵,以图起兵改变既成事实的能力。
徐州在失去琅邪之后,内部郡府也做了细分,原本是五郡国,如今细分出来,府一级官府设置并没有减少,这也缓解了徐州士族对议会的压力,同时还能够拉拢徐州非糜家、陈家那一系的士族、世家。
东海郡改名东海府,下属县城不但没少,还多了原属琅邪的缯县、即丘两城。彭城国改名彭城府。
下邳国南部的东城、淮陵、高山、盱合、徐县五城加上广陵郡的东阳以及下邳国东部的淮阴、淮浦两城组成淮阴府。
下邳剩余的县城加上广陵郡的淩县、海西两城组成下邳府。广陵郡更名广陵府,并在东部沿海增加了三到五个随时可以扩建成县的亭制机构。
豫州变化较大,除了颍川郡改名颍川府之后,陈国改名淮阳府,梁国改名睢阳府。
沛国的谯县、酂县、建平、太丘、临睢、郸县被独立划分出来,再加上汝南郡的城父、恩善、细阳、汝阴、慎县、山桑共十二县组成费亭府,治所也是将谯县以东的费亭加以扩建。
这是在拍曹操的马屁,给曹家、夏侯家一个最大的实惠,因为这两家的势力都在这十二县之内。至于那费亭府的名称则是沿用的还健在的曹嵩费亭侯的封爵,这里面还隐含着议会取得张辽好感的用意。谁都知道,曹清能嫁给张辽是曹嵩一力主张,即便是曹操与张辽发生矛盾时,曹嵩也没有支持自己的亲生儿子,反倒是在家中对女婿极力称赞。而张辽对曹嵩也自然十分尊敬和孝顺,每次回到雒阳,不但礼数不失,更是变着法让曹嵩开心。
汝南郡剩余的部分则成为新的汝南府,沛国则改为小沛府,豫州原本六郡国的建制依旧存在,只是少了个鲁国。
荆州、扬州的变化极大,不但郡国数量增多,更是在州一级也发生的变化。
先说荆州,沿着长江一分为二,分为荆南、荆北两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