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孙权的举动,雒阳诸君丝毫不感意外。神秘人进入孙翊府中,孙翊拜访张辽,曹操与张辽会面,然后孙权投降。这几件事情若说毫无关系,那才是羞辱这些人的智慧。看着曹操对孙权投降做出的欣慰的态度,众人十分配合的表示了赞许,并纷纷表态要不动刀兵解决江东,并对曹操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表示了钦佩。
孙权的举动震动了还想着观望的刘璋、士燮,两人立刻派出快马表示支持议会的一切决议。刘璋收拾行装,准备动身前往雒阳担任宗正。士燮也将自己最能干的两个儿子士徽、士袛派往雒阳,并上书曹操,言自己年老力衰,往中央遣人接任交州刺史一职。
刘璋、士燮、孙权的动作,再加上之前韩遂伏诛、公孙康归降,如今天下间除了始终不服王化的南北异族之外,就剩下刘备这一支独苗了。乍一看,盘踞在会稽郡的刘备是那么的显眼,就算是很多皇族成员如今也绝对刘备至今不愿放弃兵权实在有些私心太重。
事实上刘备哪里是不想随着孙权等人一同行动,会稽郡地方大族和刘备麾下以张昭为首的临淮士人都希望“和为贵”。可是刘备军的军方,尤其是关羽、张飞、朱桓是坚决求战。若说关羽、张飞二人刘备还能凭着兄弟之情管束起来,但是朱桓这个已经失去了吴郡家底的朱家家主就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了。再加上隐然间在刘备势力范围内也拥兵自重的会稽人贺齐,刘备的话在军中已经不是那么管用了。
最让刘备无所适从的还有诸葛亮的沉默,随着诸葛亮所设计的计策不是虎头蛇尾,便是徒劳无功,诸葛亮的威望也大为受挫。加上孙权一声不响的单独行动,诸葛亮也受到了其兄诸葛瑾的“拖累”,更是被关羽、张飞视为异类。然而诸葛亮的沉默则使得刘备乱了方寸,终日里只听到张昭、虞翻、关羽、张飞、朱桓、贺齐等人的不同意见,却没人能襄助刘备拿定主意。
南方的“热闹”丝毫没有影响临时议会,就在各地行政区划还没有完全划分完毕的时候,有关爵位的议案已经被确定下来。大汉沿用了四百年的爵位制度被废除,重新恢复了周朝的爵位体系。以王、公、侯、伯、子、男、士这七级爵位作为新的封爵体系,这七级爵位中王爵分亲王、郡王两等,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均分为一、二、三者三个等级,士则不作划分,总共是七级十八等爵位。同时规定,非刘姓皇族成员不得封王;除封爵时标明了世袭罔替的爵位,其余爵位一律降一级继承;封爵必有相关俸禄,但却不是一定有封邑。除邑号贵族之外,其余贵族一律没有封邑。但之前获得食邑的贵族则按照降级袭爵制度,逐渐收回食邑。若有改封的邑号贵族,则更换封邑;贵族降级继承,最低降到士……
同时,临时议会还划分出国家正式议会上下两院的议员资格,其中一条就是爵位,伯爵成为一个分界,低于伯爵的贵族将只能成为下院议员,只有爵位达到或高于伯爵的贵族才有资格跻身上院。这一条对于皇族一样有效,上下两院都少不了皇族子弟。
这时已是十月初,临时议会不等地方行政区划的议案讨论结束,立刻开始讨论国家正式议会上下两院的人数和划分比例。
如此快捷的速度,在汉朝的政治历史上还并不多见,除了汉景帝反击七国之乱和汉武帝决定北伐匈奴的决议,其余的朝议若无权臣主持,不吵到天翻地覆,不拖了三月半载绝不算完。而且这一次天下士族显露出来的实力也让张辽终于真正能够亲眼目睹门阀政治形成前夕那些尚未成阀的士族身后强大的底蕴。士族取代传统贵族成为历史上的统治阶层,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原本他们缺少的只是军事力量,但是汉末、三国的乱世,加上两晋、南北朝的纷乱,使得士族终于掌握了军权,从而向门阀进化,直到执掌天下实权近千年,并一直将影响延续到了后世的新千年。
但是这么快捷的速度也没什么不好,若真是不紧不慢的拖个一年半载的,那张辽真不知道要说什么好?难道他还真的拥兵自重,割据北疆,以此来逼迫中央?不到万不得已,张辽是绝不会走上这最后一步的。
而且张辽也得到消息,这一次封爵体系重订,除了皇族的王爵之外,张辽极有可能拿到一个公爵,最次也是一个一等侯爵,而且无论公侯,曹操为张辽等人争取的都是世袭罔替的邑号贵族爵位。提前给张辽打个招呼就是要张辽选择自己的封邑所在地,如今的张辽可是武乡侯,一个乡侯而已。食邑虽说有三千户,但是实封的不过一千三百户。张辽早就不想领着这武乡侯的爵位了,除非给他一个武安侯(县侯,且武安的封爵虽有田蚡,但在战国名将白起、李牧都是武安君)。如今调整爵位正是张辽所求,既然家底都在马邑,张辽也就一马邑作为首选,而北海(贝加尔湖)作为次选了。
不过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张辽已经提前回到了北疆,他到雒阳不过是为议会的事情应个景,顺带着送三位妻子到雒阳而已。他的事情做完了,与其留在雒阳引人瞩目,不如提前开溜。再说他在丞相府的那次发作实在给人影响深刻,点了火就跑路,这种事情张辽也不止做了一次,再做一次又有何妨?至于妻子,除了要校书的蔡琰,曹清、孙尚香都是要回马邑过年的。
而且张辽还从曹操这边又捞了一个猛将兄,在张辽开始逐渐对北方不愿归附大汉的异族采取强硬手段时,他手中能够独自领兵征战的将领却有些不足,徐盛、曹彰、李严、马超,这四人要面对从朔方到朝鲜这么长的一条战线,确实有些捉襟见肘。于是,张辽便再度将主意打到了曹操的身上,无论是曹真还是夏侯霸,虽然还稍显稚嫩,但是相比曹彰也不过差了一筹,张辽有信心将他们调教出来。到时候再配备上傅肜、廖化、霍峻这样的副将,加上邓芝、邓飏等谋士,便又是一路强悍的实力。哪知道曹操虽然没有满足张辽的要求,毕竟曹真被送到了曹仁身边,夏侯霸也在汉中夏侯渊身边,可是曹操却将一位在战争中被俘,后经劝降而归顺曹军的曾今的敌将交给了张辽。此人便是汉末三国将领中能与吕布、黄忠并称三大神射手之一的东莱太史慈。
曹操的决定让张辽兴奋不已,太史慈的实力根本就无须张辽检验,那可是在战场生经过孙策、关羽、张飞亲手检验的猛将。而且配合着那一手神箭,太史慈甚至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稳稳的压制住关羽、张飞两人。有这样的猛将相助,而且太史慈的性格刚强,重视信诺,曹操命人将吴郡之战中来不及被刘备带走的太史慈老母亲送到谯县,又有孔融亲自劝说,太史慈也一直坚持到了建安十五年初,曹操亲自延请华佗、张机为旧病复发的太史老夫人治病,太史慈方才真正归顺曹操。
张辽在太史慈被调拨到他麾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拉着太史慈去找华佗、张机,他依稀记得太史慈历史上似乎是死于赤壁之战前后,张辽虽然忘记了太史慈的死因,但是让当世两大神医为其诊断一番,免得到了北疆后来不及请医生。
张辽此举还真的有用,太史慈从军多年,征战四方,旧伤旧患并不少,虽然因为归顺刘备后少有领军出征之举而没有引起伤患迸发,但按照华佗之言,若不加调理,也就是这一两年内的功夫就会复发身亡。张辽仗着自己和华佗、张机的关系不错,恬着脸请两人为太史慈着手诊治,并开出调理身体的药方,这才算是了了一桩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