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繇、张既、杜畿这三人便对曹丕的鲁莽、愚蠢感到不可思议。
“元常公,看来丞相还是在维护二公子啊!”杜畿原本在征讨凉州的军中对曹丕这位待人有礼的二公子很有些好感,所以此时也不免在言语中微微替曹丕抱屈。
“伯侯兄,再怎么说,二公子也是丞相的亲子。”张既的态度就不同了,他与杜畿均不属于世家豪门,但是比杜畿早投身曹营的张既如今已经是武始亭侯,地位高于杜畿。而在看待事情的眼光上,张既也远比杜畿长远。所以张既在此事上倾向于张辽,更是支持钟繇将张辽的议会内阁制付诸现实。
“你们二人休要再争,丞相何许人也?又岂会做那无用之事?”钟繇原本是有着借曹丕与张辽公开交恶的机会,继续分化曹操与张辽的关系的打算。然而曹操的举动却直接将他们意图借力打力的算计给堵死,没有了曹丕,任是钟繇那里计谋百出,也不可能再生事端。
“元常,以既之见,做事就如同打仗,稳扎稳打虽有失激情,却得之稳健。还是该告诉长文,不要过于激进,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张既是个稳健派。
“此事与长文无关,不过是某些人见到一位可能会嫡位有望的公子向他们示好,于是便想两面得利,左右逢源罢了。长文虽有主事之名,但也不可能阻止那些老家伙自行其是。”钟繇对本方集团中的某些只顾眼前小利的老家伙们十分不满。
“唉!元常也无需着急,真正眼光长远之人当世又有多少?即便是你我也不敢说眼光一定准确,谁也不是张文远!”张既这话虽有调侃之意,但拿出张辽作为例子,却无人反对。
“利益!还得是利益!”张既继续说道:“张征北早就在初平元年便说过‘利益决定立场’,如今他更是在编织着一张用利益做成的大网。只要构成这张网的势力没有完全破败,谁也不可能撕破这张网去威胁到张征北的安全。即便是丞相,如今也没有这份撕破脸的魄力了。”
“这是自然。”杜畿虽然对张辽口口声声不离利益的言行举止不屑一顾,毕竟他是个真正传统的士人,但是杜畿也不得不承认构成张辽那张如今尚未完全成型的大网的势力实在是不容小觑,因为这些势力不但来自大汉的天南地北,更有着数家底蕴深厚,甚至不逊于当年的汝南袁家的家族。“这张网中不但有势力强大的世家,还有丞相的族人,若丞相有心撕网,曹家、夏侯家这两个丞相当初绝对的支持者就会分裂,此事就是丞相本人也不敢轻易尝试。”
“绑架!这就是文远曾说过的绑架!”钟繇笑道:“只不过当初文远说的是要以细作放出谣言以绑架‘民意’,如今他却是将曹家、夏侯家的利益与他绑在一起,丞相也要投鼠忌器啦!”钟繇笑的有点促狭,张辽此举实在有些不厚道。但是曹家的曹洪、夏侯家的夏侯渊二人本就是张辽好友,三人在商业上早有合作,如今也实在不能指责他们什么。而且这样一来,曹家内部便有了不同的声音,这对于致力于削弱曹操独揽大权的士族自然是一件好事。
“可惜了。丞相倒是反应神速,直接便将二公子雪藏起来。闭门读书!呵呵!倒是个不错的理由啊!”张既笑道。
“文远身为长辈,二公子一个晚辈却频频挑衅,丞相这是要二公子读书明礼啊!”钟繇意味深长的说道。
但钟繇这句话究竟是“读书明礼”还是“读书明理”,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
“主公这是霸道与慈父心态相交织。”郭嘉在得到曹丕被勒令“闭门读书”的消息后做出了如下判断。
“主公与文远相识于式微之时,相交于危难之际,相知于患难之间,对文远的赏识,主公已经做到了人主的极致。同样,文远也回报了人臣所能报答的极限。(汉代还有春秋战国的影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说法并没有成为主流。)主公可以允许自己欺负、打压文远,但却不允许别人做与他相同的事情。这是一种霸道,也是一种占有欲望。可怜的二公子与他的谋士却没有真正认清主公的心思,这才是主公要他闭门读书的真正原因。况且文远即便受到主公打压,却也不是其他人能够随意招惹的。北地苍狼之所以如今老老实实、安分守己,那是因为尚有一只实力强大的猛虎在丛林中为王。但是狼王可以服从虎王,却不会任由幼虎欺负,主公这是在保护自己的儿子,免得真的让文远怒极而毫无顾忌的反击,那才是真正的悲剧啊!”郭嘉此时已经将曹操的心思想了个明了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