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先生……”
见到张辽这群外来的贵人们似乎要带走他们的恩人邓芝,村民们不禁有些鼓噪起来。
张新等人见状,为了以防万一,纷纷手按刀柄,围在了张辽的身边。
“诸位乡亲莫要慌张!”邓芝见此立刻开口喊道:“此乃曹丞相麾下征北将军张辽张文远将军,并非欺辱百姓的豪门恶人!”
此时张辽便见到了邓芝在此地的威望,一句话还没说完,村民们便安静了下来。
“诸位!在下便是张辽。此次前来便是想请伯苗先生出山,并无他意,还请诸位莫要担心。”张辽说完便笑意盈盈的看着邓芝。
邓芝看着张辽,深吸一口气,上前两步,向张辽拱手一揖道:“邓芝多谢将军厚爱!愿为将军效劳。”
第640章 报备人员,安心之举!
新野之行的顺利让张辽在回襄阳的途中一直是眉开眼笑,很明显的一副好心情。但是在渡过汉水,进入襄阳城后,张辽却命人将邓芝及张辽从那个村子带着的因受到邓芝照顾而被张辽另眼相看的母子去司马懿处安排休息,张辽自己则有张新护卫着,拨转马头向曹操的行馆而去。
此次新野之行,张辽的收获可谓巨大,不但歪打正着的顺利招揽了邓芝,还搂草打兔子,顺带着为十年后北疆的人才储备多添了一个历史上的名将。
邓艾,这个出身贫寒的新野邓氏子弟。因为战乱,他们的村子仅剩下老弱妇孺。就在他们为生活所迫,无以为继之时,游历益州的邓芝回到了家乡并出于同情,担负起了这些同为邓氏子孙的领头人,也使得原本想逃难到兖、豫的邓艾之母放弃了离开家乡的打算。
而这样的偏差就使的历史上原本应该是在颍川才渐渐崭露头角的邓艾还在籍籍无名的小孩子的状态下便被张辽收入囊中。理由也很简单,邓艾对于能带领村民艰苦度日,又会讲故事的邓芝叔叔十分尊敬,对邓芝的离开依依不舍。当张辽听闻这个说话有些结巴的孩子虽说话不太流利,但显然是很有些逻辑性在内,而年龄又与历史上的邓艾极为相似,张辽便断然决定带上这一对无依无靠的母子,并给其改名为邓艾。有以他剽窃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名言,用让邓艾牢记百姓之苦的名义,提前给小邓艾加了表字——士载。
虽然张辽不知道他找到了这个邓艾是否就是历史上破蜀的邓艾,但是小小年纪便能思维敏捷、思路清晰,这种天赋便是一般的成年人也不如。只需要张辽能够多加教导,未来的成就未必就会低于那历史上的邓艾。
想到这些,张辽那掩饰不住的喜悦也就不奇怪了。
然而张辽补充幕府也不是什么不可告人的行为,无论是他调动李严、霍峻等人,还是他大张旗鼓的拜访鹿门山和隆中,张辽都没有要掩饰的打算。此次张辽则是因为事情告一段落,而庞统、徐盛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了,所以张辽要向曹操报备一声。
一见到曹操,曹操就笑眯眯的对张辽说道:“文远,你这几日可是收获匪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