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页

周瑜爱恋的看着小乔柔媚的面庞,略带宠溺的说道:“香儿离家的原因你难道不知?不过据我军细作回报,香儿却是到了临湘城便一直跟在张辽身边,不过同时他们的身旁还有叔弼和韩老将军与文向在。”

“唉!”小乔幽幽的叹了一口气道:“吴侯也有点过分,那刘备据闻已是年逾半百之人,香儿如今不过双十,正值妙龄,怎能嫁于一个老翁呢?”

周瑜没有附和妻子的话,他对孙权此举虽事先不知情,但事后他也没有反对。身为孙策托孤之臣,只要是能够维系孙吴基业的事情,周瑜都会去做。虽然孙尚香从小就和他关系很好,但在此事上,周瑜不会有半点犹豫。

只不过此时孙尚香已经离家,周瑜也无法从曹军那边将人抢回来。周瑜甚至可以断定,若是自己真的敢率兵去抢人,一定会被张辽狠狠的臭骂一顿。不为别的,就因为张辽最反感联姻和亲之事。当年张辽在与他和孙策闲聊之时,便没有少针对此事大肆责难那些支持和亲的天子、重臣。随后更是直接阻止了孙权欲以孙匡与曹操联姻的事。有这样的先例在,周瑜甚至可以猜出张辽骂人的那些话语。

不过事已至此,即便是孙尚香回来,孙权也不可能在提出将她嫁于刘备的动议了。要知道,孙尚香离家出走的原因被传开后,孙权就被吴太夫人好一通责骂,这段时间,基本上是每日一骂,骂得孙权连每日例行的请安都差点断绝。如今孙权除了请安之外,绝不敢轻易涉足内院,免得遭到吴太夫人和孙策遗孀大乔的责怪。

所以周瑜也不会反驳小乔的话,此时他也因为利害关系的消失而对那个曾甜甜的叫着自己公瑾哥哥的小丫头满是怜悯和怀念。同时也有对张辽俘虏孙翊,收留孙尚香这番举动背后的用意的一种担忧。

“小乔,那张辽虽于我们分属敌对,可是他却是一位谦谦君子,绝不会亏待香儿的。”周瑜安慰着自己的妻子。事实上周瑜也相信张辽的人品,两人虽然交往时间不长,可是周瑜相信,一个能够写出《师说》的人绝不会是卑鄙之人。

“可是他也不过是曹操的部下,若是曹操要做坏事呢?”

小乔一语道破周瑜真正担心的问题。对于张辽,周瑜还能说服自己,以张辽和孙策与他之间的交情必不会为难孙翊、孙尚香。但是若是换了曹操,孙尚香或许无事,可是孙翊就难说了。而且以孙权继位后对孙翊那明白无误的打压,若说孙翊心中毫无芥蒂那简直是天大的玩笑,一旦曹操从此处入手说动孙翊,那孙家真的就要面临着分裂了。

“唉……”周瑜念及此处,不由得有发出一声长叹。

“唉!香儿也太可怜了。若是那位张将军真的对她很好,香儿还是不要回来算了。”小乔眼中蒙上了一层水雾。

小乔此时是想到了她的大姐大乔,虽然她们姐妹都各自嫁了如意郎君,但是孙策英年早逝,周瑜又因为孙权的猜忌和对孙策的承诺而不得不终日奔忙。但是从北方传来的消息中却有着张辽对妻子的宠爱和尊重,那种似乎有损男子气概的行为虽然让张辽在男人当中颇有些自损英名,但却使得张辽成为了每一个得知此事的女子心目中最理想的夫君的形象。小乔此时也是因为感怀之下,希望自己的这个小妹妹不要再回到给她带来压抑和伤心的地方,不如干脆就留在那张辽身边,也能够快快乐乐的过完一生。

周瑜并没有反驳妻子的话,他此时双手背负在身后,仰起头看着夜空,心中想起了早逝的孙策。他不知道孙策若是还在人世,面对着如今的局面会作何选择?但是孙策却一定会带给身边之人一种安全感,这是孙权此时无法做到的。

“伯符啊!你走的实在是太早了啊!”周瑜心中黯然长叹。

周瑜的担心确实没错,不过他的猜测却出现了偏差。对孙翊的算计虽然经过了曹操的同意,可是最早提出这个建议的根本就是张辽。

此时的张辽正与郭嘉相对而坐,两人的脸上都十分的平静,也没有丝毫的流露出任何表情,他们之间倒像是默契一般的保持着沉默,似乎在相互较劲。这种状态从郭嘉登门后便一直如此,即便两人当中还用过一次晚餐,可是餐后依旧恢复原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