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页

“将军,典此次是奉了曹征南之命,想……想将魏文长转到征南麾下。不知将军可否割爱?”李典虽然说出了此行的目的,却还是有些犹豫。

“仅仅就是此事?”张辽可不相信仅仅为了一个魏延,就要劳动李典这么一个高级将领。

“当然,当然不是一人,曹征南还……”李典看了看张辽的表情,有些为难的说道:“曹征南还希望能将郝伯道一并转入征南将军麾下。”

“哈哈哈!”张辽笑了,魏延不过是个搭头,而郝昭才是曹仁真正的目标。但是历史上的战绩却正好相反,郝昭因为身体原因,在陈仓之战后不久便病逝,而魏延却真正的成长为蜀汉后期少有的大将。虽然张辽的存在可能会使得郝昭摆脱英年早逝的命运,但是却绝对不会耽误魏延展示才华的机会。

“子孝真正的目标应该就是伯道吧?”张辽笑着问道。

李典笑得颇为尴尬,谁都知道郝昭是张辽从袁绍降兵中破例拔擢并亲自教导出来的,虽然没有收徒之说,但是郝昭却是视张辽如同恩师一般。西路军将领大部分都是西北和北方抽调出来的,战后返回原建制也是正常。但是曹仁却要将张辽的大将要走,却是有点不太厚道。

李典的表情张辽看得清楚,对于曹仁的举动张辽虽然有些生气,但却绝非是因为曹仁挖墙脚,而是对曹仁不亲自和他谈及此事而心中恼怒。对于挖墙脚,张辽根本就不在乎,你即便是将郝昭、魏延统统挖走,张辽也能凭借着北方的武学和军中的教导营重新从军中选拔出代替者。严密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完全能够应对这种所谓的挖墙脚的行为。

张辽还有一个颇为生气的理由就是曹仁对于自己军中培养人才不加重视,对于武学和教导营的建设更是马马虎虎,也使得他在正式接手荆州军务后,中高级将领的人手上出现了缺乏,不得不从张辽、曹洪这里挖墙脚了。

“这个子孝啊,若是他在宛城这几年能够好好的经营武学和军中教导营,至于此时到处挖墙脚吗?看来别人那边子孝也应该不会放过吧?”张辽无奈的说道。

“呵呵呵!”李典只是笑着,却不接口。

张新此时却将一张纸递到张辽面前,上面写的分明,曹仁同样向夏侯惇提出调动李通,向曹操索要曹休的要求。虽说这种将领的调动都要通过枢密院,但是在此时南征三路大军尚未完全撤销之前,曹仁事先与各军主将打招呼也合乎情理。事实上即便是南征大军撤销建制,曹仁要调动这些将领,依然要和他们身后的大佬打好招呼。军中派系一说从来就没有消除过,即便同为曹氏、夏后氏,曹仁与曹洪、夏侯惇与夏侯渊之间还是有所区别的,体现在军中就是各自拥有各自的嫡系将领。

张辽也知道,以曹仁的骄傲,不到万不得已,他是绝对不会想出这么一个办法的,这等于是承认他和张辽、夏侯惇之间的差距。所以张辽这个忙还是得帮,毕竟他们都是曹操的麾下,最高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这样吧,我一会去和主公商量一下,直接将西路军原地划入征南将军府的序列。至于补充汉中的兵力,就由主公定夺就是。”如今在江陵的西路军所部几乎都是从汉中抽调的曹军,即便是郝昭、张颌、魏延这些将领也并非征北将军府的管辖序列。张辽与郝昭、魏延的关系也仅仅是最重要的派系关系而已。

“太好了!”李典一听张辽如此表示,顿时一片欣喜。“其实……曹征南是担心荆南四郡和江夏,所以……”

李典的话没有说透,可是张辽却一点没有理解错。荆南四郡面对着益州、交州和孙权的豫章郡,江夏的黄祖又是荆州降将中少有的独领一军的大将,这些对于统管荆州军务的曹仁而言都是不和谐的因素。曹仁可以容忍文聘,因为文聘不但是曹操钦点,更没有独掌军权。但黄祖就使的曹仁反感了。

“看来荆州要想安定下来,还有好些问题要解决啊!主公那边不能再等了,否则难做的倒是前方将士啊!”张辽不顾李典的尴尬,自言自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