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页

与江东和江陵紧锣密鼓的备战不同,襄阳的表面上依旧是一片平静,似乎汉水对岸的强大曹军也无法让襄阳有所惊慌失措。然而在一片平静的外表之下,却潜藏着一股紧张的气氛。在无数的暗流汹涌不断之时,这股紧张气氛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

刘表已经清醒过来,但是却再也无法理事。襄阳城最好的郎中共同做出的结论让刘表此时已经不再担心荆州的未来,因为他的生命已经走到尽头,荆州的未来与他已经没有了任何关系。此时的刘表心中所挂念的完全是自己的两个儿子,他只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安宁的生活下去。出于这样一种想法,刘表就不免有了交待后事的念头。

在刘表的坚持之下,刘磐、蒯越、韩嵩、刘先、宋忠、王粲、习帧、文聘、王威等荆州文武官员纷纷接到了刘表的通知。当他们踏入刘表修养的那间屋子时,只看见刘琦、刘琮双双跪在刘表榻前,蔡夫人则坐在刘表身旁垂首抹泪。

所有的人都明白了,刘表这是要交待遗言了。而荆州的命运也将在这一刻彻底被决定下来。

离开了州牧府,蒯越和韩嵩等人并没有各自回家,他们沉默不语的登上各自的马车,却十分默契的向同一个地方而去。

已经变得空空荡荡的刘表身旁,刘磐却没有离开,他依旧陪伴着刘琦、刘琮,侍奉在刘表身边。

对于这个侄子,刘表此时也觉得亏欠甚多。他的次子刘琮有蔡家保护,曹操绝不会为难,适才他又拜托蒯越照顾长子刘琦,如此一来,他的两个儿子的生命安全完全可以得到保证。如今他担心就是这个跟随着自己十余年,出生入死,忠心耿耿的侄子了。

刘表用自己那颤抖的声音像刘磐小声的嘱咐着,他这是在告诉刘磐,如何才能在曹操入主荆州后保全性命。毕竟刘磐在房陵一战中颇为积极的阻击曹军。虽然此时看起来那不过是张辽用计而未尽全力,可刘磐积极反曹的名声已经传扬出去。如今刘表也只能指望着刘磐能够后听从自己的嘱咐,曹操能够更加的大度,否则鲁恭王这一脉就会断绝一支香火的传承。

看着对自己唯唯诺诺的侄儿和儿子,刘表此时的心中完全没有了战局不利时的慌张,也没有了感受到背叛时的愤怒。他对自己的那些部下的心思一清二楚,如今他在生命即将抵达终点的时刻,却完全没有一丝气愤,反而生出一种看热闹的心情。

“曹孟德何许人也?尔等竟然想在其面前占便宜?老夫虽然不久于人世,却也知道尔等若依旧抱着如此念头,势必在不久之将来要与老夫在阴司相聚喽!”刘表躺在榻上,嘴角却微微上翘,明显露出一种讥讽的笑容。

蒯越等人没有回家,他们齐齐的出现在了原本应该是大门紧闭的蔡家门前。而蔡家也一反蔡瑁离开襄阳后的低调,早早的就打开了中门,穿着齐整的仆人在门外列队欢迎着蒯越等人的登门。而站在门口迎接众人的却还有应该在蔡阳领兵的蔡瑁的身影。

然而蒯越等人却毫不奇怪蔡瑁的出现,他们下车后与蔡瑁略一寒暄便被蔡瑁让进门内。由此看来,他们对于蔡瑁此时回到襄阳应该是心知肚明,而刘表时日无多的生命也让他们和蔡瑁不愿再继续隐瞒下去,而是正大光明的亮出了底牌。

当蒯越等人进入蔡家大厅,此时早有未曾出现在州牧府的邓家、杨家、庞家的几位主事之人坐在席上。还有黄祖的代表同样列席,但他不过是个传声筒,而且黄祖的态度已经明了,众人也只是尽到告知义务便可。这些人再加上蒯越等人和主人蔡瑁,荆州的世家和士林就齐全了。同时这些世家中也有领兵之人,襄阳和荆州的军方势力同样也在其中。而他们商议的话题也很明白,那就是如何恢复荆州的和平。

这个议题看似与目前局势相差甚远,但是却是这些人的最终目标。停战、利益再分配以及荆州本土势力相互联盟以抵抗曹操和北方势力的侵袭。

在曹军的强悍实力之下,荆州易主是无法逆转的。但是表面上的易主却并不代表曹操可以真正掌控荆州。这些世家中人存的就是将名义让给曹操,而自己依旧在暗中把握实权的心思。他们反对联盟孙权,反对抵抗“中央”大军,实际上为的都是自己的利益。

只不过曹操同样不是易于之辈,他虽然已大军压境,但是曹操却在完全可以速战速决的情况下将战事拖延下来。整个南征的节奏忽快忽慢,时而如电闪雷鸣办的快速,时而如狂风暴雨般的无可阻挡,时而又如老牛慢车一般让人心急。即便是为了给荆州人一些压力而强行攻克樊城,却始终滞留在汉水对岸而不愿过河,这很明显就是在拖延时间。而他的目的则是要让张辽在襄阳正是投降之前,彻底的掌握住江陵和已经被曹军占领的那些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