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页

“别胡说。”那个被人称为大叔的士兵因为嘴巴被包住了,声音显得很沉闷,“将军们自有将军们的考虑,轮不到咱们这些小兵多嘴。还有啊,咱们身上的这些个东西可不就是为了抵御严寒嘛,若冬季不出兵,要这些东西有甚用?恐怕你小子家里也没有这么上好的衣服吧?还有这些日子的伙食,昨夜我可是遇到一个如今正在火头军里的同乡,他告诉我啊,这几日军中顿顿有肉,餐餐有酒。丞相与将军如此优待,咱们可不敢瞎抱怨喽。”

“就是嘛!”这个“大叔”士兵的话引起了其余士兵的共鸣,有人接着说道:“咱们军中的待遇原本就好,三、五日的总能有一次肉吃。别家诸侯的士兵那里有这样的好处?别说三五日吃一次,若是一个月能有一次肉吃,那就是天大的优待了。”

“老二说的是。何况这身上的棉衣极为暖和,还有着厚厚的手套和毡靴,雪水也渗不进来。冬天穿这身作战,就是咱们站着不动,也能让敌军大败。”

“小五,为何咱们不动敌军也会大败?”

“你傻呀!小五不是说棉衣了嘛,两边都站着不动,咱们没事,敌军不得被冻得够呛才怪!搞不好再冻死一大片,倒也省得咱们杀了!”

“就是,就是。”

“哈哈哈哈!!!!!”

士兵们的嬉笑并没有使军官出面制止,在他们看来,上面没有交待要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行军时说说话、聊聊天也算不了什么,反而还有助于转移士兵注意力,增加士兵耐力的好处。

在距离这些士兵五里开外的一座军营中,一群同样被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将军和官员正在军营中穿梭往来。在军营的哨楼上,也有两名将军手举着一个通体黄铜所制的圆筒在向外张望。这虽然让哨楼附近的士兵有些奇怪,不过他们还是能够严守军纪,目不斜视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站岗。

这时,一名身着高级将领装束的军官走到哨楼下对着哨楼上人喊道:“公明,下来吧!”

哨楼上正举着黄铜圆筒的军官放下手中的圆筒,探出头说道:“是元让将军啊。末将与公刘这就下来。”

这时候这两人的身份已经明了,哨楼上的曹将是徐晃与史涣,哨楼下的则是夏侯惇。

徐晃与史涣顺着梯子下了哨楼,夏侯惇迎上去笑着问道:“怎么样?什么都没看见吧?”

“将军,你不会早就知道什么都看不见吧?”徐晃身边的史涣吃惊的问道。

“就你们俩好奇心最大。这望远镜确实是能够望远,但这种天气,大雪纷飞的,要还能望远那才叫见鬼了呢!你们难道没看见今日拿到望远镜的人就你们俩在外面?”夏侯惇没好气的说道。

徐晃、史涣从隶属关系和渊源上都算是夏侯惇的部下,他们曾长时间的夏侯惇的麾下作战,所以相互之间也算是言笑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