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件事情上,五大将军显然是代表着曹操以及军方的利益,那些堵门的世家除了想将自己的子弟送到将军府之外,也不无借此让在雒阳的三大将军不便直接出面支持曹操。他们的目的却是实现了一部分,毕竟夏侯惇借机到青、徐溜达了一圈。可是曹纯却一直跟着曹操,而张辽也通过郭嘉的信鸽随时与曹操保持着联系。在与世家的暗中较力中,张辽在家中也出了不少主意,郭嘉也拿出不少世家贪污贿赂和违法犯罪的借口,有程昱亲自动手,拔除了数家小世家,抓捕了十余名士族出身的官员。然后曹操再出面安抚,如此恩威并施,又适时的退让了一步,这才将事情平息下来。
“文远,这些便是准备给你们候选的将军府属官名单和简单的介绍。上面三十张是世家子弟,最后的十张则是庶族、平民及行伍出身的官员。如今妙才、子孝不在,子和、元让也说让你先挑,就由你先选择吧!”曹操说着就从他身边的桌上拿过一摞文档递给张辽。
张辽也不客气的接过文档,虽然曹纯让他先选,但是他自然不会真的将最优秀的人全部挑走,但是借着优先选择的机会,挑选几名顶尖人才张辽还是很高兴的。
翻看着文档,张辽心中暗自赞叹,这些被世家派出来的子弟确实都是人才。其中不但有年长的荀衍、荀悦这两个荀彧的弟弟,还有正当年的吴质、朱烁这两个历史上曹丕的左膀右臂和杨修这个倒霉蛋。再年轻一点的还有邓飏(出身南阳邓家,东汉开国元勋邓禹之后)、何晏。最让张辽感到吃惊的是他看到了诸葛诞和司马孚、司马旭、司马恂这四人的名字。
诸葛诞不用说,那是琅琊诸葛家留在徐州的一支,也是被后世称为诸葛家“龙、虎、狗”三杰中的那只狗。虽说才能不及“卧龙”诸葛亮,也不如“虎”诸葛瑾,但是能历任大司徒、骠骑将军、青州牧、征东大将军的诸葛诞也不可能是废柴。
而司马孚这三兄弟就更不用多说了,司马家被后世牢记的虽然是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这三父子,然而在此时,“司马八达”的名声才是如日中天,被士林、士族所认可,且直追数十年前的“荀氏八龙”。如今司马家出仕的还只有长子司马朗,张辽也曾见过此人,那是一个心地仁厚却不失精明的士族子弟,而且身材高大,面相也颇为英武,让张辽一见之下甚至有见到程昱的感觉,只不过接触之后才知道司马朗的性情与程昱是截然相反的。而司马懿就不用再提,那是被后世公认的能于诸葛亮正面对抗的智者,也是与曹操一样为自己的儿子打造好一个坚实基础的一位父亲。晋王朝虽然不是由他开创,但他却在曹魏的外壳下打造了属于司马家的辉煌基础。
看着这些人的名字,张辽突然想到为何没有司马懿。
“司马朗是老大,这司马孚应该是老三吧?为何没有老二司马懿?”张辽抬头问道。
曹操闻言后笑了,他走到张辽身边说道:“文远你看的倒是仔细。司马仲达被操辟为文学掾后如今正为议郎,他以自己已有官职为名,坚辞不入将军府啊!”
“此事不能由他,否则这例子一开,谁将来都可以寻找理由拒绝征辟了。”张辽很是“义正言辞”的说道。天知道他这样意图用科举代替征辟、察举的人如此维护征辟这一机制是否会让知情者吃惊,不过曹操很显然并不意外。
“文远是想将司马仲达征入征北将军府喽?”曹操笑道,他的笑容中很有些内容。
“不错!人才嘛,我们就是要尽可能的给他们发挥才干的机会和位置。‘司马八达’如此名气,司马朗如此人才,司马懿也必然不会差。何况如是真的能力不行,主公又怎会坚持将其征辟为文学掾?”张辽很坚决的说。
“哈哈哈!好!操这就将司马懿的名字补进去,并且直接加到征北将军府的名单中。”曹操很干脆的答应下来。
一旁的曹纯、夏侯惇虽不知曹操与张辽为何如此看重司马懿此人,但他们心中皆知能让这两人如此重视的必是绝顶的人才,同时也绝对是一个大麻烦。否则曹操又怎会见到张辽注意方才面露喜悦?他们对此毫无异议,他们可不想让自己的将军府多几个难以调教的手下。
“文远,司马懿就这样定下了。至于其他人选你也速速决定,同时也帮着子和、元让,还有身处前线的妙才、子孝他们把把关。”曹操说道。
“张辽遵令!”张辽起身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