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页

当张松离开雒阳后,法正便于张松分开,由曹军派人将其护送到了扶风,然后他自己隐匿着行踪前往韩遂的治所金城。

法正已经归附了曹操,他继续北上的目的除了要完成刘璋交代的任务,做到有始有终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考察凉州如今的军备。在凉州尚且无人知晓法正归曹的消息之前,法正大可以用诸侯联盟需要的名义得到基本上真实的凉州军备,这也算是法正送给曹操的一份归附大礼。也正是这样,才需要动用到张辽这样级别的将领亲自出马将法正安全的接回来。

就在张辽已经在漆县等候着法正的时候,法正也已经悄悄地抵达了安定郡的治所临泾城。要知道,他与张松一同前往雒阳可没有隐匿形迹,虽然有很多理由可以解释,不过法正还是在得到韩遂明确同意参加联盟的回复后,让自己的随从正大光明的走陇西、武都一线返回益州,而他本人则在通过郭嘉曾告诉他的潜伏在凉州的曹军情报点发出消息,通知曹军接应他安全返回后,自己甩开大队,隐蔽的走安定郡这一条线向扶风郡前进。

这一路上法正可是吃尽了苦头。他跟着因为受灾而出门逃难的难民一起,自己也化装成了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难民。一路上忍饥挨饿、风餐露宿,还等经受着炙热的阳光的考验,身上暗藏的干粮也因为长时间贴身放置而变得有些汗酸味。可是法正却全部一一忍受下来,这也要得益于他当年与他的父亲一同经历过的逃难的生活。

而法正如此小心,却并不是完全因为他担心自己归附曹操的消息泄露,而是因为他得到了凉州军的准确情报以及他成功的策反了一名凉州军的高级将领。正是因为得到了这样重要的消息,法正不得不小心翼翼的悄悄返回扶风。

“老哥,你说到了扶风咱们能有活路吗?”一个与法正同行的难民向法正问道。

这一路上,法正的伪装十分到位,无论是言谈举止,还是外貌装扮,法正都扮演的十分成功,甚至连气质上都无法分辨,活脱脱的就是一个因为旱灾而被迫逃难的乡间老农。不过法正为了隐藏他的形迹,也在难民面前适当的展现出自己因为历经风霜而显得“睿智”的一面,忽悠着数千难民从安定向扶风郡漆县前进。而他也隐隐的成为了这一群难民的头领,难民们有什么问题和纠纷都会找他解决。一路上法正也很自觉的将难民头这个角色演出的十分到位,深得难民们的信任。

“不知道咧!不过听路过的商人们说,扶风已经是什么曹公公的地盘,那里百姓至少都能有口吃的。咱们去了,那个什么曹公公应该不会见死不救的。”法正一口的凉州乡间土音。也多亏了他本身就是扶风人,否则这口音想改还没那么容易。

“那就好……那就好……”难民从法正这里得到了安慰,心中也稍稍平静了,毕竟此时已经很接近扶风郡了,即便是因为要活命而不得不背井离乡,心中也有着旁人所不知的痛苦。

这一路上法正他们也见到了不少凉州骑兵,可是旱灾也使得韩遂麾下的军队严格控制了军粮供应,为了节约粮草,他们同样不愿让难民分享珍贵的粮食。所以难民们一路上根本就无人阻拦,只要难民不惹事,凉州军就不会多事。在凉州军看来,将这些多余的难民挤兑到曹操治下,不但能减少凉州的消耗,还能够消耗曹军的粮食。何况司隶那边同样有旱灾也不是新闻,凉州在司隶一样有探子出没。

就这样,一路缓缓的前进,沿途也倒下了不少因为体弱而无力前进的百姓。法正也没有好心的去救助,这个时候,跟不上大队的也只能随他们去。没有人敢停下脚步,缺少粮食的难民被来就是凭借着一口气在艰难的向前移动,若是自己的气泄了,那就离死不远了。

这也同样谈不上什么残忍,在此时,生存才是最重要的。法正已经算得控制得力了,他选择的道路就是沿着泾水前进,哪怕绕些远路也在所不惜。难民们能坚持到现在,除了那一口气之外,还有就是他们还能够每日有些水。虽然因为水位的减少和需要水源的人的增加而引发了很多起群殴事件,但是这毕竟还算没有断绝生路,否则饥饿的难民很有可能上演人吃人的惨剧。

在经历了一个月的艰难跋涉之后,在一天的清早,法正突然间听到一阵马蹄声,他循声望去,那马背上的骑兵穿着的分明就是曹军的军服。

“终于安全的回来了!”法正心中狂吼了一声!

第535章 凉州缝隙!

“孝直,回来的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