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页

张辽侧过头,向徐庶看去。与自己相仿的年纪,相貌清朗,眉宽额阔,头顶方巾,身着一袭青袍,腰间长剑颇为古旧,倒是有一股英武之气。

“元直家眷现在何处?”张辽瞬间就拿定了主意,既然徐庶原来,程昱愿举荐,他也不便做那挡路之人。何况历史上的徐庶确实是有才华,而且还做到了魏国的右中郎将、御史中丞。虽然他是鹿门学子,不过历史上的鹿门学子相互敌对也不是没有,那孟公威、石广元可都是曹魏的重臣。所以张辽决定买个面子给程昱,谁让程昱也很是照顾他呢!不过该问的还得问清楚,徐庶事母极为孝顺,只要母亲也在雒阳,哪怕是在颍川,也能让张辽稍稍放心。不过张辽此时却不能表现出对徐庶多么的了解,否则会给郭嘉带去麻烦的。

“庶如今只有寡母在家,此时正居于颍川老家。”徐庶开口回答。徐庶的声音不卑不亢,嗓音清亮,倒也让张辽颇有好感。

“既是仲德先生极力赞许,辽自然是相信仲德先生所言……”

张辽说到这里,程昱微微昂起头,一脸的得意。

“……元直之事,辽自会与仲德先生一同向主公举荐。届时主公应有召见询问之举,往元直莫要忽视。”张辽说道。

“多谢张将军!庶自会谨记于心。”徐庶微微低头,恭敬的说道。

向曹操举荐一个徐庶不过是顺便的事情,如今曹操麾下人才极胜,郭嘉没有病故,前不久又多了一个法正。加上曹军如今的优势地位,诸葛亮是否还会出仕就很难说了。如今诸侯麾下的那些人才,真正让张辽看重的不过是刘表手下的蒯越与孙权麾下的周瑜、鲁肃,而刘备,则因为陆逊的关系与江东世家起了龃龉,除了几个武将之外,谋略之士再度紧缺。所以张辽对于徐庶来投也不过是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但是张辽同时还有一个收藏人才的恶习,本着我不用也不让你用的原则,徐庶还是要吸收进来的,否则一带人才外流,就是给自己找麻烦了。

“如此甚好!文远何时举荐元直便通知老夫一声,这个忙老夫是一定要帮的。”程昱昂首抚须道。

程昱这话让张辽哭笑不得,就是一旁的徐庶也有点不知所措。明明是程昱带人上门,包托张辽举荐徐庶,怎么一转眼又成了张辽举荐徐庶而程昱不过是帮忙的了。

“这个老……”张辽刚想调侃程昱两句,忽然想到了什么,顿时闭上了嘴。

此时曹操身边人才济济,出身士族高门的越来越多。而程昱也好,徐庶也罢,虽然才华出众,却依旧不属于高门士族。程昱资历虽高,如今也就是个奋威将军,比不得张辽因兵权和战功而不断升官。而且程昱那刚戾的性情已经得罪了不少士族中人,若是程昱举荐徐庶,虽有张辽附议,曹操也未必会太过重视,反而会给士族以打压徐庶的机会。但若是张辽举荐,程昱附议,以张辽之前的记录,曹操必然会极为重视徐庶的才能,而徐庶也就会打上张辽的烙印,避免士族前期的打压。

想明白这个原因,张辽不由得对程昱爱才、护才的举动颇为感动。

徐庶虽然反应比张辽慢一点,但那也不过是因为他对如今曹操麾下那缓慢流动的暗流不了解的缘故,可是丰富的阅历也使得徐庶明白了程昱的用意,这个时代士族与庶族、高门与寒门的对立早已经是人尽皆知了。

“庶多谢程公!”徐庶起身便向程昱长揖为礼。

“呵呵呵!”程昱抚须微笑着接受了徐庶这一礼。然后左手微抬道:“元直且先坐下。老夫此举也不过是让元直初入仕途也少些阻碍。文远护短人尽皆知,且又是不徇常理之人,等闲无人敢随便招惹他。有他护着,元直便可放心施为,尽管将才华展示出来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