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诸葛亮甚至开始羡慕起他的大哥诸葛瑾来,虽然孙权并非诸葛亮心中的明主,但是诸葛瑾却因此而有了发挥才干的舞台。也只有刘表这个垂垂老矣的老翁才会不愿使用年轻人,而自己偏偏就是年轻人。
“我是不是该离开荆州,到别处去看看?”诸葛亮心中想到,“听说曹操那边的张辽最喜欢推荐有才的青年,虽然曹操身边能人众多,但也算是一个选择。至于剩下的诸侯,也就只有刘备一人了。不过吴郡地处东海之滨,面临着曹操水军的强大压力,实在是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除非刘备能击败孙权……呵呵,太想当然了。若刘备能做到这一点,这么些年也不会眼看着孙权在江夏予求与取而顿兵丹阳境外了。不过这也只是传闻,还是要亲眼看过才行。我是该出去走走了,先到雒阳看看再说。”
此时在襄阳城南鹿门山下,牵着一匹马,要悬宝剑,拎着包袱的徐庶也在与石韬和孟建告别。
“元直兄,你此次北上是决定出仕曹丞相吗?”石韬的这个问题可是憋了好久,之前碍于崔圹在身边而一直没能问出口。
“不一定。”徐庶笑道:“庶离家多年,家中只有高堂老母独自在家,还害得母亲为当年庶杀人潜逃一事忧心忡忡。此次北上,庶当先回家拜见母亲。至于出仕……还是待庶到了雒阳之后,亲眼见过曹丞相治下后再说。”
“元直如此方为老成之言。都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等平日里都是听别人说北方如何如何,曹操如何如何,却始终无妨一睹实情。元直此次北上探母也不必归心似箭的只顾赶路,一路上多看看,多听听,多问问,就什么都明白了。”孟建说道。
“哈哈!公威兄这似有让元直兄暗访之意哦?”石韬笑道。
孟建抚须自得道:“无论别人如何传言,百姓的生活确实实实在在。只要曹丞相治下的百姓生活确实要比以往好,那便无人能指责曹公。至于州平,唉,他这纯属是因家族利益罢了!”
“是啊!曹公雄才大略,接连扫平那些强大的诸侯,使得北方如今依然统一。眼看着天下一统的局面就要形成,可南方这几位却不以天下苍生为念,而仅仅关注自身的权力得失,致荆州、江东百姓安危于不顾,实在不当。难得刘荆州如此宽厚长者,也是选择武力对抗,难道他真的老糊涂了吗?”石韬愤愤不平的说道。
徐庶、孟建闻言暗笑。这些诸侯又有何人会将普通百姓真正放在心上,那些“天下苍生”之类的话不过是表面之词,纯属为了强拉着百姓作虎皮,用来打击对手的。即便是那曹操,也未必就将百姓真正放在了眼中,他如今对百姓的好处更多的还是要获得百姓的支持而已。所谓明君与昏君的区别,也就是一个将百姓养肥了再杀而一个直接杀了再说。
但这番话徐庶与孟建都不会直接与石韬挑明,他还年轻,经历的事情太少,等到他亲身体验到现实的残酷后,他就不会再这样说了。如今鹿门书院的很多学子常常将孟子的话挂在嘴边,什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可什么是道,他们完全不知道。其实说穿了,这个道一钱不值,无非就是民心,无非就是利益。你只要能照顾到各方面的利益,你就得到了各方面的民心。而当你将东南西北的各阶层的利益都照顾到了,那你也就获得了天下的民心。这就是得道多助。
虽然从未有人能照顾到所有人的利益。可是只要他能得到大多数人的拥戴,那么这天下也就抵定了。当年的高祖皇帝和光武皇帝不就是如此?
“好啦,时辰不早了,庶就此告辞了!”徐庶向孟建、石韬拱手道别。
“元直兄一路多加保重!”孟建、石韬说道。
徐庶整理了一下随身的包袱,翻身上马,再朝着孟家、石韬拱拱手,一夹马腹,催马而去。
第504章 进汉中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