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曹昂在晋阳的动作张燕已经完全知晓,反正张辽他们也没有想着要向张燕隐瞒什么。若是按着张燕对官府的戒心,他是绝不会同意被整编的。然而当初张燕投靠曹操时不过是因为当时曹操的实力稍弱于袁绍,那他助弱抗强便属于雪中送炭之举。反正袁绍向彻底铲除他的黑山军久矣,却始终未能得手,即便是曹操没能击败袁绍,张燕也并不担心袁绍的报复。无非都是那么回事,再惨也不会比以前更倒霉。
可是如今曹操不但干脆利落的将袁绍的势力一扫而空,更是在北方确立了无可逆转的统治地位,张燕之前做出的听调不听宣的这一套在此时看来便显得非常的小家子气。要知道,曹操收编的各种军队多矣,从兖州黄巾到青州豪强,再到袁绍降兵和幽州公孙家的残兵,一直到乌桓、鲜卑等胡人组成的军队,曹军士兵的来源可谓丰富多彩,但是一旦确定了军中的身份,这些士兵的待遇还是相当不错的。尤其是很多经过考验的军中勇士,甚至已经被曹操吸纳到了他的中军护卫虎豹骑和虎卫军中,一个普通的士兵便能够获得百人将的俸禄,更是让人佩服曹操对待降军的胸襟。
对于经历过乱世的人而言,军队便是他们的一切。虽然曹军能够善待降兵,便是降将也被曹操酌情任用,有才能者如张绣、张颌、高览等人甚至还扥到了重用。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赵云和臧霸,这两位早期归向曹操的将领如今均以做到镇守一州,麾下数万雄兵的一方主将,同时也因战功而得以封爵。这一切的事实均告诉张燕,彻底的投靠曹操并不是一件不能够接受的事情。
但是这件事毕竟牵涉到七万军中兄弟的前程,涉及三十万家眷的未来,张燕也在心中泛起了嘀咕。虽然此次曹操派往并州的主事者是名声极好的张辽和大公子曹昂,张燕也必须在自己亲自确认之后才能做出明确的反应。
但要想接触到张辽和曹昂却并非容易之事,张燕即便身为曹操任命的平北将军,可亲疏有别的张燕在曹操一系中不但属于外围旁支,更是因为自己的保守而始终没有融入曹系,这就给张燕欲面见张辽、曹昂出了一个难题。幸好张辽此次是要回乡省亲,这才给了张燕又一次机会。
就在张辽准备从晋阳动身前往马邑时,张燕派来的使者赶到了晋阳。
“主公,张燕派人求见。”张新立刻将门卫传来的消息禀报给张辽。
“张燕?”张辽一愣,但是他清楚,张燕的目的一定是为了并州的军改一事。
“子初,你派人将此事通报子修和子廉,然后他那人进来吧。”张辽虽然已经决定利用回乡的机会解决张燕的问题,但是张燕能自己先送上门来,将主动权交给自己,这让张辽对收编张燕全军一事更加有信心了。那么现在见见张燕的使者也算不了什么。
对于张燕,张辽了解的并不多,史书中也就是寥寥三百多字。还不如游戏中那个各项指标比较平衡的人物给张辽的印象深刻。不过张辽却知道史书上是明确记载了张燕在官渡之战时投靠了曹操,后又率部亲赴邺城归顺,被曹操封为安国亭侯,食邑五百户。而此时张燕虽然在牧野之战前投靠了曹操,也同样率部协助曹军与袁军作战。不过战后却没有将所部军队交与曹操,反而率部西入并州,驻屯在雁门郡卤县。如此一来自然也就没有了那安国亭侯的爵位和五百户的食邑。或许张辽对张燕此举的真实原因不太明白,但估计也就是涉及到对官府、官员的不信任,同时还可能有黑山军内部的分歧和倾轧。对此张辽不会去质疑什么,如何选择道路是别人的自由,但是拥兵自重就是张辽所不能接受的,尤其是自家人之外同时又涉及到七万大军这个庞大的数目。
“末将张方参见将军!”
当张辽正在回想有关张燕的情报时,张新领着一个身着曹军制式军候皮甲、袍服的年轻人走了进来。一进门后,那年轻人便以军中礼节大礼参拜张辽。
“张方?张平北是你和人?”张辽问道。张燕官封平北将军,故而张辽如此称呼张燕。而且这个年轻人一进门张辽便感觉到这个年轻人绝对与张燕关系匪浅,应该是张燕能够绝对信任的人,甚至就是张燕的子侄辈,否则不会在此时被张燕派到晋阳来见自己。那么张辽便需要向张燕表示一下自己的个人态度,如此称呼就是对张燕派来的人释放出自己的一种善意,向张燕表达出曹操嫡系与高层对张燕并无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想法。
果然不出张辽所料,那年轻人听到张辽对张燕的称呼,那刚一进门时紧张的心态立刻轻松下来,从他的表情上张辽完全能看出他心态的变化。
“回禀将军,平北将军正是家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