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显著的也就是曹操的南征的渴望以及如今朝中的地位的不满。
张辽作为一个曾经的历史爱好者和伪军迷,自然是知道那段曾经的历史上曹操在平定了北疆之后便挥军南下的。而那个时候,曹操的官职已经从从司空变成了丞相。至于如何变得,那时候的张辽自然不懂。可是现在的张辽却知道,让中央政府取消如今的三公官职而重新恢复丞相制,以重现汉初虚君实相的那一套政治制度,这份难度不比北伐乌桓轻松多少。
虽然曹操如今实力强大,“扶天子以讨不臣”,但是天子及失去利益者对曹操的仇恨却不会因为曹操对统一天下,使百姓安居乐业而贡献良多便放弃自己的利益诉求。张辽可以想象,即便是表面上丝毫不见刀光剑影,但私底下绝对不是风平浪静。
幸好曹操要在南征之前首先解决朝中的掣肘问题,于是将恢复丞相制提上了议事日程。如此一来,只要曹操一日不成为大汉丞相,曹操便一日不会轻易率军南下。而想要成为丞相,曹操首先要解决朝中那些虽无实权却依旧还有影响力的老臣,这却不是件容易的事。但确实给张辽担心的军备不足,士卒疲累,兵员补充的问题提供了客观上所需要的时间。
但是张辽并没有在曹操兴致勃勃之际为其拨上一盆冷水,这种傻事除了那些脑子一根筋不会转弯的“忠臣”们才有兴趣,至于我们的主角才不会如此脑残。同样的,郭嘉、荀攸、夏侯惇这些曹操的近臣也没有开口劝谏。而张辽私下里和郭嘉交流时的理由却是“让我们的主公能够长时间的高兴一下也不是坏事”。
确实不是坏事,在曹操率军离开幽州,回到邺城后不久,张辽便接到了以天子之命发来的制书诏令。
“幽州牧、镇北将军张辽,文武筹略,胆识过人,……出战则能料敌先机,擒徐荣、破吕布,使北狄闻风丧胆。治民则优抚有加,安青、幽二州,使百姓安居,钱粮满仓。……性度恢廓,雅量高致,万人之英……今封武乡侯,迁执金吾……”
执金吾可是中两千石的高官,虽不在三公九卿之列,但地位却与九卿相同,而在汉初时这个官职则被称为北军中尉,在张辽的前世则是首都卫戍司令。绝对是属于位高权重,非亲信大臣不能担当的职位。不过相对于幽州牧、镇北将军这个封疆大吏,统揽军政大权的要职相比,执金吾倒也未必便是要职。这也就是个人看法不同或者说是个人的需求不同罢了。
而在幽州继任的主官方面,曹操则在通盘考虑了张辽及其他下属的意见后,接受了张辽的建议,任命骁骑将军赵云为幽州军主将。至于幽州牧,曹操便不再设置,只是任命管宁为幽州刺史,全权负责幽州政务。而孙乾则调任司农丞,田豫、卢毓、阎柔等其他幽州官员则各有升迁,只不过他们依旧还留在幽州,这也是张辽向曹操建议暂不考虑《三互法》,而全力保障幽州政务延续的一体性,使幽州持续发展的势头能够继续下去。
幽州军也同时从十一万大军被缩编为七万人,其中四万主力编制被调往南方,这是曹军准备南征的预兆。而各郡的地方守军兵团的人数却得到了补充,此消彼长之下,幽州的防备力量其实也并没有削弱。更让赵云放心的是幽州骑兵的数量从原来的不足两万增加到了四万有余,足足超过总兵力的一半还多,这全是因为乌桓势力的基本被消化而让曹军不但多了一群骑术精湛的兵源所在,更是控制了幽州战马输出的一半。有了强大的骑兵,曹军即便是人数减少,也能够通过高速的机动来获得优势。只是如此一来,幽州的军费非但没有减少,实际上还所上升。不过这些问题在幽州经济恢复了元气时也不能称之为难题了。
随着张辽的高升,赵云被任命主持幽州军务,幽州军原来的另一位高级将领臧霸此次也获得升迁,他被调任青州,执掌青州军权。
陈到和庞德则被赵云任命为自己的副手,他们将协助赵云指挥幽州军,护卫着大汉的北疆。
马超则因为在北伐中表现出色,被曹操直接调入中军,虽然依旧还是中郎将,可是也与此次北伐的有功将领陈到、张颌、高览等人一同被封为都亭侯……
曾经有人说过,战争能够造就一大批新兴的既得利益者,形成一个新兴的利益集团,从曹操北伐胜利后对功臣的大加封赏,便能够说明此言确实有理。
就这样,张辽离开了幽州。他来的时候是漫天的大雪,走的时候却是金秋十月。他迎着漫天的风雪走进了一片破败的幽州,离开时却留下了一个恢复生机,一片欣欣向荣的幽州。
张辽离开时,幽州各郡官员均离开本职,赶赴蓟县送行。而鲜卑诸部也同样派出使者前来送别张辽,对于这样一个让他们无比头疼的对手,虽然他的离开让鲜卑人为之欢呼,但他们同样要将自己的尊敬送达给张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