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页

在轲比能的帐篷中,这些天来,这类愤怒的话已经不止一次的响起,伴随着的还有疾风暴雨般的摔东西的声音。幸好帐篷中铺着厚厚的毡子,草原人用的又多是金属的器皿,除了少数几个出自汉人那边的瓷器、陶器被摔坏了,倒也没多大损失。四周的士兵均知道他们的大王此时正在暴怒的阶段,都很自觉的躲得远远的。而那些被轮到在帐篷外站岗的治兵则纷纷苦着脸,在众人同情的目光下一步三回头的向岗位上蹭去。而终于能够下岗的士兵则迫不及待的等待着换岗的同僚,脸上满是急切期盼的神色。

“唉!但愿天神保佑他们,在这段时间别出事就好了!”一个满脸沧桑的老兵说道。

“轲立格也算倒霉!好好的一个后起之秀,却偏偏遇到了‘苍狼’!唉!宁惹阎王,莫惹苍狼。这句话可不是说着玩的!”

“那苍狼便真的厉害,如今也不过人。咱们有十余万大军,为何不直接打过去?”

“小孩子家家莫要乱说话!这是大人们考虑的,跟咱们这些人无关。”

“好啦!好啦!都歇着吧!养好了精神,明天还不知道会怎样呢!唉……”

第453章 想家!

将董昭送走,张辽又缩进了马城的军营不出来了。非但他自己如此,便是自己的五百精骑也同样被他限制在军营中,这只小部队可是军中的教导队,其中的成员都是精挑细选的精英,虽然此时局势比较紧张,张辽也不愿让他们的学习就此落下。

如此一来,马城县令最为高兴。虽然这些将士并没有欺行霸市之举,相反却是遵纪守法的模范。但毕竟都是二三十的汉子,在这边城之中,难免会与人有个碰撞摩擦之类的。而一旦争吵变成斗殴,即便张辽能够秉公处理,可善后之事也会让马城县头痛不已。

张辽的前世总说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可是这句话却也是古今中外都应该奉为准则的警句。虽说能够成为统兵一方的大将需要资历、战功、运气和天赋,但作为军中中坚力量的中低级军官则是可以通过也严格的训练而被批量“生产”出来的。张辽的教导队中便全部都是这样的产物。而若是其中有人天赋出众,运气极好,再加上资历和战功,那么将来他们当中出现几个或几十个将军也未可知。

对于这些“幸运儿”,张辽一贯要求严格,更是爱护有加。上次在与鲜卑人的战斗中牺牲三人就让张辽心痛不已,否则张辽也不会进驻马城后便放弃出击。同时又命阎柔去找轲比能的麻烦,虽说有挑拨鲜卑族内部矛盾的理由,实际上也是张辽为了报复轲比能让自己损失三名未来的将军的“深仇大恨”。

可怜的轲比能并不知道这一点,否则他一定会喊冤的。只能够从常理来判断张辽行为举动的轲比能,也就怨不得他被张辽算计了。

罗贯中的《演义》中借诸葛亮之口说: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

也就说,罗贯中认为的将才需要为将之人通天文,识地利,知奇门,晓阴阳,会看阵图,能明兵势,否则便是不合格的将军。

然而张辽的前世纵观古今中外,能够将这些全部做到的将军一个也没有,倒是小说家口中这类将军颇多。而但凡是能够后在历史上留下名将称号的将军中那些以谋略见长者,身边均有不俗的幕僚班子,其本人也绝对是个能够乐于向人请教之人。就是诸葛亮,在张辽的前世,也有大文豪质疑《演义》中的孔明“多智近乎妖”,也有伟大的领袖评价孔明只是合格的军事统帅而非优秀的军事统帅。

所以张辽最热衷于培养一大批合格的中低级军官,训练足够多的精锐士兵,然后……那就是张辽的拿手好戏,以堂堂正正之兵,泰山压顶之势,一举击败敌人。换句话说,那就是张辽鉴于自己的弱点,对于出奇兵是不感冒的,相反他更喜欢以强击弱,仗势欺人。虽然张辽也曾指挥过很多次以少胜多的战斗,可是曹军的训练和装备决定了他们的战斗力远胜人数超过自己的敌军,再加上张辽避实击虚的运动战和猬集一处的防御战,便成就了张辽善于以少胜多的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