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轲比能先用一声长叹开腔,“大家都知道了,拓跋败了,步度根和素利、弥加、阙机所部也不安分了,如今更有曹军精骑伺服一旁,我军要攻克马城已是困难重重。我部落智者牁嘉大师建议撤军,诸位的意思如何?”
轲比能虽然要撤,却也不愿将退兵的责任一肩承担,干脆让手下开口,他从善如流的好。
鲜卑人随时胡人,却也受到汉民族文化影响数百年之久,这点心眼也不稀奇。轲比能身为部落大人,也自有人心甘情愿的背黑锅。不是有这样的说法嘛,给领导背黑锅是升官的捷径。
在部下“恳切”的建议下,轲比能终于下令撤军。他并不知道张辽只要他撒手离开就绝不会干涉,还是全军严整队形,缓缓的退兵了。
不过张辽不阻拦他撤军,却不代表张辽不报复他的进攻,加上鲜卑内部的斗争,轲比能这一走,上谷郡北方的草原上搞不好又将掀起一阵阵血雨腥风,但这就不是张辽和他的部下能管的事了。
第377章 一力降十会!
建安七年四月初三,张辽、曹休率九千精骑出现在马城北门。
在和坚守马城一月有余的臧霸述说了重聚之乐后,他们便直接回到城守府盘算起战事的后续走向。
根据他们的判断和斥候送来的消息,高柳城的鲜卑兵也应该撤退了,也就是说曹军的主力已经完全可以抽调出来。而六七万鲜卑步兵一个多月都无法对五千曹军步兵守卫的马城造成实质性的伤害,是让守军士兵伤亡不到两千,其中阵亡者连一千人都没有,也使得张辽对所谓的鲜卑悍卒有了明确的认知。这时候的汉人士兵可不是百年之后那心胆具丧的士兵,不会看见胡人就丧失战斗力。相反无数胜利的先例让他们在面对胡人时有着相当优越的心理。心境的不同则让士兵们发挥出的战斗力也不尽相同,这让张辽不由得在心底对历史上百年后汉人的那次大劫难感到唏嘘不已。
张辽本人是个只能占便宜但绝对不能吃亏的主儿,连带着受他的影响,曹军士兵以及曹休、臧霸这样的高级将领也隐约有了这种脾性。被轲比能搅和了一下,虽说曹军没吃什么大亏,但让人不宣而战也让重视面子的张辽等人不愿意让轲比能如此轻松的带兵走人。
“将军,不能就这么放过轲比能这蛮子吧?”深知张辽不能吃亏的心性的臧霸鼓动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极力撺掇着张辽。
“是不能让他们如此轻易脱身。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他轲比能当幽州是他家的后花园吗?若不给他点教训,我如何对得起昔日那些鲜卑人‘赠’我的苍狼之名!”张辽虽没有咬牙切齿,但话语中的冷然之意明明白白。
“那好!我现在就去准备。”臧霸说着话就要往外跑。
曹休一把将他拉住,笑道:“宣高兄,将军不会轻易放过轲比能,可也不会让你追到草原上去。你就省省心吧!”
“为何?”臧霸转过身,不解的问道。
这时候张辽回过身来说:“按说你臧宣高带骑兵也没啥不行的。可是这次不同往日,首先是兵不能多。二是战术要机动灵活,全军能聚能散。再次则是要熟悉北方草原的地理人文。你看看你自己符合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