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页

“是孟起啊!和令明他们习武回来啦。”

“正是。令明的武艺如今已然大有进境,孩儿若不用出八份力,还真要输给他呢。”那年轻人笑着说道。

“嗯!有进步就好。就好啊!”

“父亲,孩儿刚才就见到父亲面带难色,却不知是因为何事?不知孩儿能否为父亲分忧?”

那人抬头看着自己面前年轻英俊的儿子,心中油然升起一股自豪。他吐出一口气,自嘲的笑道:“孟起啊,你是我马腾的长子,我马家未来的家主,此事你也来和为父一同参详一下吧。”

说完,此人就回身从案上拿起一张信笺,转身递给自己的儿子。

到此时,这两人的身份已然大白。他们正是因和韩遂闹翻而大打出手,后借着钟繇和韦端的调解而屯兵槐里的前将军、槐里侯马腾及其长子马超。

“父亲,这竟然是一封调兵文书?”马超惊讶道。

马腾抚额苦道:“正是。曹公与袁绍交兵,已将袁绍困于邺城。然袁绍不甘,联络了幽并二州的乌桓、鲜卑及匈奴人并并州高干余部再度发动进攻。曹公大军屯于邺城,幽州张辽正对抗乌桓塌顿、鲜卑轲比能,而南方诸部兵马则被相邻的诸侯有意无意的牵制着,故传来文书,要为父率兵入河东,增援并州。可我军自败于韩文约后,兵不过万余,将也只有令明和汝等子侄,更因为麾下大部分都是骑兵,即便粮草也需多赖长安接济。若是大军出动,韩文约违约东来,为父的这点家底可就全没了!如此怎不让为父心烦?”

马超听了自己父亲的话心中不悦,在他看来,自己的父亲已经老了,再不复当年那个急公好义,勇猛善战的将军了。但是这也是这些年连续的失败,使得十余年积攒下来的部众死的死,散的散,多亏了钟繇、韦端调解及时,才还能保存下一万多兵退至槐里。可是相对于如今有些进退无措的马腾,正当年轻气盛的马超却不甘心终身蛰伏于此,他要一飞冲天,要让天下人尽知马孟起的名字。

“父亲,以孩儿之见,此是好事,父亲又何必忧心!”马超打定了主意要说服马腾。

“好事!”马腾果然一愣,“孟起,若为父应允调兵,不但无力防备韩遂,就连这些好不容易保下的兵力也可能会被曹军吞并。你还说这是好事?”

“父亲!”马超恳切的说道:“不知父亲觉得是手握万余兵权做个小诸侯好?还是手握数万大军,做个威震四方的大将好呢?”

“孟起,你这是何意?”

“父亲啊!如今天下虽未一统,但只要明眼人均能看出,自河北一战,曹司空的实力已是天下第一,便是其余诸侯并立相抗,最多也只能落得个相持之局。然随着时间推移,占据了中原、河北富裕之地的曹公依旧能凭借着深厚的底气击败其余诸侯。到那时,哪里还会有手握终生不移之兵权的将军?如今我军虽败于韩老狗之手,但却未必不是父亲的机缘。虽我军是残兵,但万余精兵依旧可以增强曹公的实力。以父亲在西凉的声望,也便于曹公将来收复西凉。再者,曹公招贤纳降,用人唯才是举,便不会计较父亲的过往。此时出兵增援,便正是父亲向曹公示好的绝佳时机啊!”

马超此时也不管不顾了,素有野心的他绝不愿意一辈子待在这槐里小城。此时的他还没有历史上起兵反曹时的那种心思,出身将门的他如今想的更多的还是成为一代名将。不能让自己被羌人赋予的“神威天将军”的名头埋没于民间,不能让那个曾让他无比艳羡的绝代猛将吕布专美于前,不能让如今被人称颂的常胜将军张辽独领风骚。他要出头,要会会被称为曹营第一大将的张辽,要会会阵斩河北名将颜良、文丑的银枪赵云,要会会那被世人盛赞的曹军悍将“恶来”典韦和“虎痴”许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