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张辽是不会出现在迎驾的人群中的,他身为前线将领,未得君命是不能随便回来的。虽然他们只听从曹操的命令,但面子上还是要过得去。不过就是这样,如今的冀州、幽州前线也只剩下了赵云、李典和朱灵在带兵,巨鹿的曹军也是在陈到和赵虎的联合统帅下。张燕被召到了东平随驾,而曹洪、曹休以及长安的夏侯渊和宛城的曹仁都暂时回到了雒阳。
张辽的家就是他们这群人的聚会点,一来有曹清帮他们看着孩子,而来张辽家的伙食确实比自家的强。这一点自从曹清嫁给张辽之后就是如此,虽然此时换了地方,可传统还是不会改变的。而且这也是让这些家族的未来力量早些见面,建立起友谊的极好机会。
“真是的。看着这些小子们,我怎么就感觉我有些老了。哥哥我才三十出头啊!”张辽手中拿着酒杯,懒散的靠在院子中的大树上,对身边的夏侯渊、曹洪说道。
“你这话好没道理,我们之中除了子廉和文烈这晚辈,可全都比你年长。你若是老了,那我等岂不是更老?”夏侯渊反驳道。
“妙才,文远之意哪有如此浅薄。你需要好好体悟才是!”曹仁一仰脖将一杯酒倒进嘴里。
“神神叨叨的,不知所谓。不跟你们说这些了。”夏侯渊的性格外向,虽然脑子反应皆不逊于曹仁,但遇到这种类似哲学的问题还是不愿去深究。
张辽也只是嘴上带着一句,也没心思去探讨什么哲学思想。而且和这些武将在一起,他们能讨论的除了将来的战事走向就剩下各自的位置了。此时不说话,不过是在刻意比较各自的耐心罢了。
“你们说,主公会将我们安排在何方?”第一个打破僵局的曹洪。
张辽见到果然是曹洪先开口,也不想再比下去了,至于其他人,他能够推断出他们的先后。于是张辽说道:“别人我不敢肯定,但子孝依旧会镇守在宛城。如此关键之处,也唯有子孝能够让人放心。”
张辽这话出口,倒是没有人反对。宗族将领中,性情最为沉稳坚毅的就只有夏侯惇和曹仁,但是谈起治军,或许夏侯惇比曹仁要胜出一筹,可是说到打仗,曹仁却和夏侯渊并称双璧。夏侯渊善攻,喜用骑兵,常常利用骑兵的速度,出其不意的打击敌人,故而军中为之语曰:“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而曹仁就更强了,不但自身勇猛,而且能攻善守,他也是曹操除张辽之外唯一敢于让其独挡一面的将领。而在历史上,曹仁也是唯一一个即做了大将军,又被加封为大司马的第一代曹系将领,甚至有“曹大司马之勇,(孟)贲、(夏)育弗加也。张辽其次焉。”的评价。能令江东小儿不敢夜啼的张文远,也次于曹仁,这是多么让人骄傲的称誉!谁由敢说曹子孝是庸才?
果然,听到了张辽的话,曹仁并没有谦虚,反而默认了张辽的赞誉。虽然此时张辽的战绩和外间评价远胜于曹仁,然而曹仁骨子里依然有着自己的骄傲。
夏侯渊等人也知道曹仁的能力,并没有对张辽的话提出异议。但是身为武将,没人希望自己的战绩被别人盖过去,即便是自己的亲戚、好友也一样。而张辽“一贯正确”的分析能力让他们希望张辽好好给自己剖析一番。
“文远,除了子孝继续镇守宛城之外,主公会如何安排我等?”夏侯渊问道。
这个问题谁都想知道,就连身为晚辈的曹休也不列外,也用充满着渴望的眼神看着张辽。
众人的心思张辽自然知道,可是他又不是曹操,哪里能知晓曹操的安排,能够说出曹仁镇守宛城已经是透过程昱那里得到的消息分析出来的了。
“呵呵,我又不是主公肚中的蛔虫,哪里会知道主公的安排。我们这里六个人,除了子孝之外,估计都会被安排在西北、东北这些战场上。不过这些地方均是平原为主,很适合我和妙才啊。”张辽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