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听音,张辽当然能从高览口中听出言外之意。高览虽然决定降曹了,但却还对平原一战有些耿耿于怀,否则就该说输得心服口服而非输的无话可说了。
但张辽又怎么和他计较这些细枝末节,既然高览愿降,那就送到曹操面前去,说不定还能提前招降张颌,这可是历史上和他张辽齐名的曹魏名将。
“既如此,高将军就暂且好好休息,明日一早我就送高将军去河内。”
张辽说完就转身离开,留下高览一人在帐中思索着他自己的将来。
第310章 许攸归曹与曹操劫粮!
就在张辽再平原全歼高览所部之时,牧野的战事也在向着曹操一方倾斜。
对于袁绍的主要几位谋士、将领,此时尚在东平的荀彧曾在去年两军开战伊始有过一次品评。荀彧说:绍兵多而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此数人者,势不相容,必生内变,颜良、文丑,匹夫之勇,一战可擒。其余碌碌等辈,纵有百万,何足道哉!
此言虽然有些武断,但大致还是准确的。颜良、文丑不正是因为过于相信个人的勇武而被赵云阵斩。而袁军数十万之众也在各处战场上屡屡失利,丝毫看不出当年一举击败公孙瓒,助袁绍成为北方霸主的威风。
而谋士当中的许攸“贪”此时也到了事发的时候。
许攸的贪婪爱财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他的一干同僚中除了不愿再多管闲事的荀湛和根基不深的辛氏兄弟外,剩下的人都想以此为突破口将许攸除掉。但是偏偏许攸是早年就和袁绍交好,并为袁绍出谋划策,立下功劳的人。以袁绍的性情,是绝对不会轻易对这样追随他多年的“老人”动手的。于是想要动许攸,就必须在袁绍不在场的时候。
当袁曹两军开战后,袁绍就因为战事不利而离开邺城亲临战场,可是他将所有的谋士统统带在身边,即使有人想在此时对付许攸也没有机会。可是机会终于还是出现了。在曹军散播的“谣言”使得袁绍在冀州的统治基础摇摇欲坠时,袁绍为了稳固后方而将审配等人派到了各地,而许攸却被留在了袁绍身边。或许袁绍此举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借助审配等人的刚果快速安定后方局势,但此举却彻底让许攸投向了曹操。
对许攸意见极大的审配回到了邺城后并非立刻向许攸动手,而是真正为袁绍安定了邺城局面。当局势平静之后,审配才从许攸的家人处向许攸伸出了手。
审配以许攸家人犯法而将他们收监,并严密防范,不让消息泄露,意图借此打开缺口来给许攸定罪。可是许攸如此精明之人,又怎会没有预防手段,当审配乍一动手,许攸随后就得到了邺城传来的消息。正当许攸想面见袁绍来以此过关时,在对付许攸上取得一致的郭图、逢纪联手阻挡了许攸面见袁绍的机会。
此时审配也从邺城向袁绍发来书信,言:许攸在冀州时,尝滥受民间财物,且纵令子侄辈多科税,钱粮入己,今已收其子侄下狱矣。袁绍见书大怒道:“许攸,汝乃滥行匹夫耶!尚有何面目于吾前献计!汝与曹操有旧,想是亦受他财贿,为其作伥耳!韩猛折于东平,吾本当将汝治罪,今大战在即,权且寄记下汝罪,待战后一并发落!今可速退出,勿许相见!”
这时候,许攸不但明白了他在袁绍这里的人缘有多么差,也不再对袁绍抱有信心。同时他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终于决定离开袁绍这条已经无法修补的旧船,去重新寻找一条更加安全的新船。做出了决定之后的许攸当晚就悄悄离开了军营,向着曹军军营而去。
当许攸遇到曹军的斥候兵向他们报上姓名并说明来意后,但还给他刚刚走到曹军大营门口,就看见接到禀报的曹操竟然衣衫不整的亲自出来迎接这位老朋友了。许攸心中暗自感动,这明显就是已经睡下后再起床,未急更衣就出来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