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页

曹洪在兴奋完后也确实认真的看着军报,不过也确实让人高兴,十万人对抗袁绍的近五十万大军,虽然此时进入又一次的对峙,可进攻的态势还是能看出来的。

“文远,主公在河内教训袁绍,你把我叫过来,是不是咱们也要动手了?”曹洪看完军报后立刻联想到了青州出兵一事。

张辽点点头,“不错,你的嗅觉现在很灵敏嘛。确实是要准备出兵了,但是时机尚未成熟,我也只是将你和曼城、文烈和韩元嗣叫过来商量一下。”

“商量什么呀!你文远的能耐咱们军中谁人不晓,你直接下命令就成。左右咱们也就五万兵,撑死了也就是给袁绍添点堵,难道还能怎么着不成?”曹洪摇头晃脑的说着。

“你这家伙,怎的如此小看自己?”张辽没好气的斥道。

张辽知道曹洪所说的也正是一般人的看法,而且这些人大都是知道青州真实兵力的人,但张辽却对于能参与这类决定命运的战略决战十分的兴奋,虽然是偏师,他也希望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当然对曹洪的话心中不喜。

可是战争也不是玩笑,更不是小说话本中形容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那般浪漫,那些不过是文学家的修饰之辞,其中有着大量繁琐、复杂的事务和残酷的现实。因而张辽对用兵一事非常谨慎,毕竟这次面对的是北方的霸主,而不是陶谦、刘备这种小虾米。对于张辽来说,战争就是在各个层面上的比拼,比拼参战各方谁犯的错误少,或者是能让对方犯更多的错误。故而张辽是绝对要慎重选择出兵的时机的,否则就会变成僵局,影响到曹操统一北方的时间,影响到张辽设想中借机保存民族元气的事。

“呵呵,这不是你常说的,希望小一点,失望就会小一点嘛。”曹洪笑眯眯的说。

张辽差点没忍住在曹洪的额头上狠狠地敲一下,“现在可是一场即将决定整个国家的北方的归属,甚至是决定全国未来的归属的战争,可不是以前的小打小闹。所以,此战我军必须要赢,即使要损失上万人乃至数万人,只要能战胜袁绍,我们的代价也是值得的。这里可没什么希望小,失望小的问题,这可是你死我活的问题,就像当年在汴水遇到徐荣时那样没有选择。”张辽说道。

“没有选择……”曹洪若有所思的自语。

“子廉将军,这确实是没有任何的选择。中原和北方的两大霸主之间的战争,胜者将乘势席卷天下,败者……”刘晔的说到这里却笑而不语。

可他的意思谁都知道,这根本就是清楚明了的事情。不但袁绍和曹操清楚,他们的部下也清楚,甚至其他的诸侯和那些士族们也清楚。同时此时也是他们下注的时候,就像陆逊之前一样,张辽才不会相信陆家没有分散投资的意思呢。

“那文远你打算如何部署?”曹洪问道。

张辽微微一笑,说:“我军明面上三万,暗中两万。但是韩元嗣的人没事我不会动,他扼守漯阴,实际掐死了进出青州的要道。而我有甘兴霸在侧,大军可以随时随地过河。至于何时出兵,那就要看袁军的动向了。想来他们也知道,只要他们一动,我这里必然会有反应,但是他们却会因为少算了两万人而出现漏洞。现在子扬正带着枢密司在预测袁军可能的动作,并针对这些动作制定我军的进军计划。虽然这里会有很多繁琐的重复性工作,但相信到时候袁军的动作不会偏差太多,只需稍作调整就可以作为作战计划了。而士兵们平时按照枢密司制定的计划进行训练,在作战时也不会有陌生不适的感觉。”

“将军,若是这样的话是否有些晚了?”刘晔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