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先生,那,那当如何是好?”张绣惶恐的问道。
“唉!”贾诩一声长叹,有些灰心的说道:“是诩低估了曹军的实力,也低估了曹操的反应。我军如今的遭遇必然是曹操在其中军挡住我军时,给其他各军传达的命令。曹孟德不愧为称雄一方的霸主啊!”
“文和先生,绣是在问此时该当如何?”张绣有点急了。
“降!”贾诩吐出了一个字。
“啊?”张绣大吃一惊,道:“曹操辱我婶母,我今又在降曹后率兵攻曹,曹操岂能不恨,又怎会接受我的投降?”
可贾诩的回答却出乎了张绣的意料:“将军所言却正好是诩认为该投降曹公的原因。第一、曹公奉天子以号令天下,占了大义名分,名正言顺,从公义出发,我们应当归附他。第二、如今天下诸侯林立,曹公欲扫平天下,建立王霸之业,必定不会斤斤计较于个人的恩怨,如此才能向天下人表明他胸怀的博大,我看曹公就是这样的人。将军此时投降曹公,还能起到‘千金马骨’之效,我料曹公并会重新接纳将军,还请将军不必再疑虑。”
张绣一听,深以为然,立刻准备派人向曹操请降。
曹操这时候可是神采飞扬,他与敌军偷袭之时还能只手反掌,不但将张绣军团团包围,还攻下了张绣的老巢宛城,在一群将领纷纷赶来时,曹操正兴致高昂的想题诗纪念。
不过此时他的思路却并没有打开,再加上儿子和将领们一个接一个的赶过来,也让他无暇再去想什么诗句。
“呵呵,如今我军大胜,张绣已被包围,诸位看当如何处置?”曹操笑着问道。
“当诛!”曹洪气呼呼的说道。他对张绣降而复叛非常反感,就算是他率兵拿下了宛城也没能让他消气。
曹操笑了笑,又看向其他将领,“诸位的意见呢?”
众人都暂时陷入沉默,他们谁都不太清楚曹操此时的心态,故而不敢多说话。
曹操这时看到了曹昂,他见到自己的儿子似乎有话要说却不敢说的样子,于是向曹昂问道:“子修,你有何见解?”
看着自己的父亲眼中的鼓励,曹昂的嘴开合个几下,终于鼓足勇气说道:“回禀父亲,孩儿以为张绣杀之不妥,招抚为上!”
众将都为曹昂的话感到吃惊,但只要有脑子的人都认为这才是最好的办法。而曹操也在发出了一阵大笑后说道:“我儿长大矣!为父甚感欣慰啊!”
就这样,张绣愿降,曹操愿纳,两边一拍即合,张绣的十万士卒就此降了曹操,还搭上了一个荆北重镇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