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旁的周瑜将孙策的表情看了个清楚,他按捺着心中的笑意对孙策说:“伯符,你说这次当使者的张辽将军是个怎样的人呢?”
周瑜的话很好的转移了孙策的注意力,“这……我不太清楚。只是知道他指挥打仗有一手,而且作战悍勇,当年敢以五十骑兵冲击数万西凉军。可是之后他似乎就没有什么惊人的战绩了,反倒是常常作为曹军牵制、震慑临近势力的力量,总是带着军队引而不发。而且后面更是让人差异,他不将精力放在军队上,反而不务正业的搞什么造纸和印书……呵呵,我看不透。”孙策想了想说。
“嘿嘿!那不就是文武双全。听文向传来的消息,这次他们是从汝南吕布那里,估计这次是和袁术有关。听说袁术已经忍不住向借着玉玺而称帝了。”周瑜说。
“哼!袁术匹夫。若非我让其放松警惕,无论如何都不会将玉玺交给他的。”孙策愤愤的说。
“伯符,故人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今曹操挟天子,若玉玺还在伯符处,刘备、刘表就会不顾一切的进攻我们了。现在矛头指向了袁术,刘备、刘表也不能再轻易的对我们动手了。”
“或许吧!”孙策无奈的笑笑。
这时候,就看见远方出现了一面军旗,渐渐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支数百人的军队。
“来了。”周瑜说。
孙策抬眼望去,当先一面“张”字军旗,军旗下一员将领胯下青鬃马,手持天子符节,浑身流露着一股沙场悍将的气势。随后是一片天子仪仗,虽然规模不大,但在雄壮的士兵的衬托下,依然透出了一种的威严。
“好精锐的士兵。”周瑜没有如身后的文官一般只关注仪仗,他的注意力完全被那数百名精锐的曹军士兵吸引了。
“好强悍的将军。难道他就是张辽?”孙策的注意力则完全在那个手持天子符节的武将身上,那名武将让他身上的战士热血开始沸腾。
周瑜转眼一看,对孙策说:“伯符,那个拿符节的不是张辽,据说张辽留得是两撇八字胡,而那个人则完全是络腮胡。”
“哦?那张辽人在何处?难道……”
“别瞎猜。就在那人的身后,你看,那个骑着胭脂马的应该就是张辽。不过这似乎有些……”周瑜看到这一幕心中觉得有些不对,这天子的符节应该是使者持着的,可张辽却将它随意的交给部下,在想到张辽屈身前来宛陵就孙策一事,周瑜心中有了点底。
“公瑾,你看。那匹马真是匹难得的好马啊!”周瑜看到了张辽是想着的是张辽行为背后的含义,而孙策则看到的是张辽胯下的阿拉伯战马。他也是个将军,有着对战马的异常的喜爱。
“嗯,嗯。”周瑜这时完全沉浸在他自己的思考中,只是嗯了两声作为回应。孙策也没有介意,他和周瑜的关系用不着恪守所谓的君臣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