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页

原来,自张辽在陈留投曹操时,他率领的五十八名骑兵就让曹操及其属下各将为之动容,骑在马上还能保持严整的队形,整齐划一的动作,以及隐约间散发出的肃杀的气势都表明这只人数不多的骑兵绝对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精锐。

于是,曹操在任命张辽为军司马后就想把练兵一事交由张辽全权负责,而张辽却拒绝了,只愿意作为夏侯惇等人的助手。他的理由就是:辽出身骑兵,不熟悉步兵的训练,以外行指导内行是会耽误大事的,所以不能为主;然辽出身骑兵,熟悉骑兵的优劣,而董卓军大都为骑兵,辽为辅则可助主公训练出能对抗骑兵的步兵。

张辽的严谨的态度则赢得了曹操和他部下们的赞誉,尤其是主要负责全军训练的夏侯惇,更是一直拉着张辽在设计对抗骑兵的步兵方阵,张辽也从骑兵的优缺点上提出了种种方案,最后定下了以前排刀盾兵,中间长矛兵,后排弓箭手的方阵队形。不过因为骑兵不多,方阵的侧翼缺乏保护,于是张辽提出是否可以在遇敌之时将方阵转化为圆阵,弓箭手居中,长矛兵在其外围,刀盾兵在最外围守护。夏侯惇着急得就是阵型转化的训练。

同时,张辽也向曹操汇报了他派出亲兵进入雒阳之事,不过他的理由是秘密联络并州军中忠义之士反抗董卓。

张辽的行为也赢得了曹操对其的信任,而他的职也仅次于夏侯兄弟,和曹洪、曹纯持平,在李典、乐进之上。他与人友善的作风也让他在曹营中人缘极好。

但是,他们谁也不知道,张辽并没有把所知道的东西完全的合盘托出,他只会在未来的时间里,慢慢地增强曹军的战斗力。理由很简单,因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要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

第3章

大汉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二月十七日,董卓强令献帝及群臣西行,雒阳城内外人民数百万口被迫西迁。路上百姓被凉州军车骑践踏,加之以饥病交迫,死亡相继,积尸满路。

董卓自己留镇雒阳毕圭苑内,指派徐荣率凉州军驻扎荥阳城,吕布率并州军驻扎虎牢关,自己在雒阳纵军焚烧二百里内的所有的宫庙、官府、居家。于是,雒阳方圆二百里内,统成赤地,鸡犬不留。

夜晚,雒阳大火遮天蔽日,整个天空都被映红。白天,几百里外都可以看到燃烧放出的黑烟,笔直地冲上九霄。几天时间,东汉近二百年来在雒阳的建筑文物毁灭略尽。董卓军的士兵四处抢劫,吕布则奉董卓之命发掘东汉诸帝及公卿陵墓,取其珍宝。凉州兵、并州兵对于珠宝女人感兴趣,对于几百年来累计下的皇家典藏书籍无人理睬,最终,这些搬不动的宝藏被兵士们纵火焚烧。几千年积累下的知识,几千年珍藏的古籍孤本,就这样化为灰烬。

但是,董卓、吕布并不知道此时的并州军中已经被张辽的部下秘密渗透,张成他们联络了对吕布、董卓不满的部分并州军士兵准备在混乱中脱离董卓军。而正因为负责放火的是并州军,所以张成他们在大火烧起之前就将大量珍藏典籍从东观尽数搬走,被烧毁的不过是一座空荡荡的宫殿。张成他们也在完成了张辽交给他们的保护文化遗产的任务后,与脱离董卓军的部分并州士兵一起隐入雒阳附近的山林,准备寻机转移至关东诸侯的地界。

此时在酸枣的诸侯们自然也看到了雒阳的大火,但是他们各有个的算盘,又畏惧董卓军的强大战力,在盟主袁绍没有出兵前,谁也不愿意首先出兵,导致自己实力受损。为了掩饰他们的怯懦,面对着雒阳的大火,诸侯们对酒吟诗,认为这也是一种难得的美景———董卓军害怕了,他们正在准备迁都,再驻军几日,也许董卓就退兵了,各路诸侯勤王大业也就完成了。他们浑然不管有多少百姓在大火中呻吟,哀号。

这时,曹操再也坐不住了,面对着诸侯的怯懦与漠视他痛心疾首,他怒发冲冠。这些人难道就是所谓的我大汉忠心的臣子吗?

在诸侯群相庆贺,杯来盏去,只知醉生梦死的宴会上,曹操慷慨激昂地向各路诸侯进言:“我等举义兵以诛暴乱,如今诸路人马已经聚齐,诸君为何迟疑不前?向使董卓闻山东兵起,倚王室之重,据二周之险,东向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今董卓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这真是天怒人怨,诛锄首恶的时机。若能并力西讨,一战就可平定天下了!”

曹操虽言之谆谆,但众诸侯各有个的算计,一时间众人面面相觑,一言不发。而此时,最可能支持曹操的济北相鲍信,正外出收集粮草。没有了鲍信的支持,大营之中除了袁绍的支持者外就是另有想法的人。袁绍统兵驻扎在河内,袁绍不动,他的支持者们也不会动,其他人也不会在袁绍动手之前让自己的实力受损。

面对着一言不发的各路诸侯,曹操深感失望,而看到诸侯们“你是白痴”的目光,曹操愤然大骂:“竖子,不足与谋!”随即,一甩袖袍,离席而去。